光幕没有耽搁,立刻开始播放具体的“案例”。它似乎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记录着院里每一次借贷往来的细节。
画面一:后院的王大妈,拿着一个空碗,敲开了隔壁李婶家的门。“李妹子,我家酱油用完了,先借你点应急,明儿我买了就还你。”李婶热情地给她倒了小半碗酱油。画面一转,几天过去了,王大妈买了新酱油,却丝毫没有要还的意思,仿佛忘记了这回事。光幕文字:“王氏,借邻居李氏酱油半碗,承诺次日归还,至今未还。”
李婶也在人群中,看到这一幕,当场就叫了起来:“好你个王嫂子!我说你怎么老借东西不还呢!半碗酱油是不值钱,可你这人品有问题啊!”
王大妈脸涨得通红,强自辩解:“我……我那是忘了!谁会记得这点小事!”
“忘了?我看你是故意的!”
画面二:前院的小张,找中院的老赵借了五块钱,说是孩子病了急用,下个月发工资就还。老赵二话不说把钱借给了他。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小张绝口不提还钱的事。老赵暗示了几次,小张都装糊涂,或者说手头紧。光幕文字:“张某,向邻居赵某借款五元,承诺一月归还,至今已逾半年,仍以各种理由拖欠。”
老赵气得直跺脚:“小张!你小子行啊!当初借钱的时候说得多好听!现在装傻是不是?!赶紧还钱!”
小张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最近确实困难……”
“困难?困难就能欠钱不还了?!”
画面三:三大妈(阎埠贵老婆)从邻居家借了一小袋棒子面,说好第二天就还。第二天,她确实还了,但邻居回家一称,发现明显比借的时候少了半斤。邻居心里不舒服,但也没好意思当面说。光幕文字:“阎赵氏,借邻居棒子面一袋,归还时刻意克扣半斤,贪小便宜,失信于人。”
“好啊!阎家老太婆!我说怎么感觉少了点呢!原来是你搞的鬼!”那个邻居气愤地指着三大妈骂道。
三大妈被当众揭穿,又羞又恼,还想狡辩:“我没有!是你家秤不准!”
“我家秤不准?全院都知道你家爱占便宜!”
……
光幕如同一个冷酷无情的法官,将一桩桩邻里间关于“借与还”的龌龊事,图文并茂地公之于众。谁借了谁的东西没还,谁借钱拖着不给,谁还东西时缺斤短两……都被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些平时在邻里间以“老赖”著称,或者喜欢耍小聪明占便宜的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