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王”地位的争夺。
在院里的半大孩子中,棒梗因为年纪稍长,加上性格比较野,打架也狠,一直隐隐有着孩子王的地位。以前,其他孩子虽然也怕他,但也愿意跟着他玩。
但是,自从光幕盘点后,贾家在院里的名声一落千丈,棒梗也受到了牵连。一些家长不让孩子跟他玩,觉得他“不是好孩子”、“手脚不干净”。这让棒梗感到了孤立,也更加渴望通过打架斗狠来证明自己的“强大”,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孩子王”地位。
而在这个时候,另一个潜在的竞争者出现了——二大爷刘海中的二儿子,刘光福。
刘光福年纪比棒梗小一点,但性格却颇有点像他爹刘海中,有点霸道,还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他爹刘海中虽然在院里名声臭了,但在家里却是说一不二的“皇上”。刘光福耳濡目染,也学了点他爹的做派,喜欢在比他小的孩子面前指手画脚,摆“二哥”的谱。
而且,刘海中在家里经常打骂孩子,这也让刘光福内心积压了不少戾气,急需一个发泄的渠道。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或者挑战棒梗的权威,就成了他发泄的方式之一。
这天,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弹球。棒梗技术好,赢了不少弹珠。刘光福看着眼红,走过去,故意一脚踩在了棒梗刚赢来的一堆弹珠上。
“哎!你干嘛?!”棒梗立刻火了,站起来瞪着刘光福。
刘光福梗着脖子,学着他爹的腔调:“干嘛?这地方是我先占的!你们在这儿玩,挡我路了!”
“放屁!我们先来的!”棒梗不甘示弱。
“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刘光福仗着自己比棒梗矮不了多少,也挺起了胸膛。
旁边阎家的阎解放也跟着起哄:“就是!这块地是我们中院的!你们后院的跑这儿来干嘛?”阎家和刘家都住中院,此刻自然是“同仇敌忾”。
棒梗一看对方人多(虽然都是些半大孩子),但“孩子王”的尊严不容挑衅,尤其是在他最近备受冷落的情况下。他把弹珠往兜里一揣,骂道:“滚蛋!想打架是不是?!”
“打就打!怕你啊!”刘光福也毫不示弱,挥起了拳头。
两个半大小子立刻扭打在了一起。棒梗虽然年纪大点,但刘光福也不弱,加上旁边还有阎解放等人拉偏架,一时间打得难分难解,尘土飞扬。
其他更小的孩子吓得哇哇叫,跑去找大人。
很快,刘海中和秦淮茹(可能还有阎埠贵)都被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