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蜀汉的大旗,开始向北移动!携带着吞灭东吴的赫赫声威和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刘禅统帅着他那支经历了战争洗礼、装备了新式武器的无敌之师,挥师北伐!目标,直指中原!对手,正是已经窃取了曹魏大权,但内部同样矛盾重重的司马氏政权!
这一次的北伐,与历史上诸葛亮、姜维的北伐,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画面展现了两军对垒的宏大场面。
司马氏控制下的魏军,虽然数量依然庞大,士兵也算精锐,但在面对脱胎换骨的蜀汉军队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处处被动。
战场之上,蜀汉军队展现出了碾压性的优势:
首先是远程火力的压制。战斗一开始,蜀军阵中便飞出铺天盖地的箭雨。那改良的连弩,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发射速度更快,往往能在魏军弓箭手够不到的距离,就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魏军的盾牌阵在密集的弩箭攒射下,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撕裂。
其次是初步应用的火器带来的震慑。虽然数量不多,且威力有限,但刘禅将其用在了关键的节点。例如,在攻坚战中,用火药罐炸开城门或坚固的工事;在野战中,于两翼或关键位置引爆,制造混乱和恐慌,打乱魏军的阵型和指挥。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对魏军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往往未战先怯。
然后是灵活多变的战术。刘禅似乎深谙“奇正相生”之道。他既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正兵推进,利用强大的远程火力和步兵优势正面碾压;又有神出鬼没、快速穿插的奇兵突袭,利用改良的运输工具和骑兵(蜀汉通过与西羌等民族贸易获得了不少战马)的速度优势,迂回侧后,切断粮道,袭击指挥中枢。魏军的将领们,往往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最后是高效的后勤补给。得益于之前对运输系统的改进和对占领区的有效整合,蜀汉大军的粮草、兵器、药品等物资供应源源不断,保障了长期作战的能力。反观魏国,由于内部矛盾和蜀军的袭扰,后勤常常陷入困境。
画面中,司马氏的军队节节败退,重要的城池一个个失守。司马师、司马昭等魏国(或晋国)的实际掌权者,在刘禅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分化拉拢、宣传汉室正统)下,焦头烂额,威望日降。
【强弩破敌胆,火器慑军魂;奇正相生变,战法妙无穷;后勤若血脉,保障定全功!】
看到这一幕幕魏军溃败,蜀军高歌猛进的画面,各个时空的帝王们再次被深深震撼。
(假设)如果曹操还在,看到自己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