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脸上露出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有趣,真是有趣。”他微微点头,“若此眼神非虚,那便证明此子绝非庸碌之辈。白帝城托孤,刘备以言语试探、束缚诸葛亮,而此子……竟能在那般年纪,便洞悉父皇与相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以‘童真’自保……这等心智,着实不凡。”他开始期待,这位“神·刘禅”,将如何谱写他那“不同轨迹”的人生。
白帝城内,已经醒转过来,但仍虚弱无比的刘备,看到天幕上自己儿子的那个眼神特写,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使劲回想当年托孤时的情景,阿斗当时……真的是这样吗?他当时的注意力全在诸葛亮身上,以及自己即将离世的悲伤和对未来的安排上,对于侍立一旁、默不作声的儿子,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他一直以为阿斗年纪小,什么都不懂……
可现在看来……那眼神里的冷静和了然,是那么清晰。难道……难道阿斗当时就听懂了?听懂了他话里所有的深意?包括对诸葛亮的既信任又防备?包括“君可自取”那句话背后的沉重枷锁?
如果……如果阿斗当时就懂了,那他后来那些年的表现……难道真的是……装出来的?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刘备心中升起,让他因为失血和绝望而冰冷的心,又一次剧烈地跳动起来,这一次,是带着震惊、怀疑,以及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猛地看向身旁的诸葛亮,发现诸葛亮也是一脸震惊和若有所思地看着天幕,显然也被这个“魔改”的细节给惊到了。
难道……他们所有人都被阿斗骗了?那个看似“扶不起”的阿斗,竟然是一位……伪装大师?
天幕之上,白帝城托孤的画面并未消失,而是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停留在那孩童刘禅看似懵懂,实则眼底深处藏着冷静与了然的特写之上。这惊鸿一瞥的眼神,已经彻底颠覆了诸位帝王之前对刘禅“扶不起的阿斗”的印象。一丝丝的惊疑、好奇、乃至期待,开始在他们心中蔓延。
紧接着,画面再次流动起来。时间线向前推进,进入了诸葛亮以“相父”之名,总揽蜀汉军政大权,连年北伐的时期。
与之前“历史烙印”中,刘禅几乎完全是个背景板,只知在成都安坐享乐不同,这“魔改”的平行时空里,景象截然不同。
画面展现出成都皇宫深处,年轻的后主刘禅虽然在公开场合依旧保持着对相父诸葛亮的绝对尊敬和依赖,甚至在朝会上常常显得有些“走神”或者“唯唯诺诺”,但在私下里,他却并非无所事事。
镜头捕捉到他深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