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彦舟借着酒劲跟刘麟说道,“太子殿下,臣说一句大不敬的话,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以我朝的实力,虽然能调动的勤王兵马不多,但守卫京师的禁卫军也有七八万人。这些人就是不打仗也照样吃粮拿响,还不如让他们也出一份力,把大营扎在青州与清风山之间,或者干脆围住青州城,切断两地粮草供应。两万多人的宋军加上城中百姓,十来万人,每天的粮食得用多少?一个月下来就是几百万斤,只要我们断其粮道,就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脖子。估计用不了几个月我们即可步步蚕食,一点点吃掉他们。时间长了必不攻自破,还请太子三思。”
刘麟不住地点头,有道理呀,徐朗这些人像影子一样在眼皮底下晃来晃去,的确应该除之而后快。
“嗯…,好!孔将军言之有理,你看应该多少人马合适,将军可愿领兵出征,为朝廷建功立业?”
孔彦舟脑袋摇得像波浪鼓一样,“太子容禀,非是微臣不愿前往,自古举贤任能,为朝廷兴旺之根本,徐文将军智勇双全,远在为臣之上,正当此任。若他出马,也带领两万人马可与徐朗等人抗衡,时间一长定能大获全胜。”
刘麟又点点头,“只是不知皇上圣意如何,这样吧,明天早朝本王奏请皇上圣裁,孔将军可适当附议,此事必成。”
“太子圣明,只要能拨掉徐朗这棵钉子,臣愿为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两人目标相同,目的却是比较复杂,可谓殊途同归。
第二天早朝,有太子刘麟出班奏到,“皇上,儿臣有本启奏,如今我朝迁都东京已有月余,朝野欢呼,万民拥戴。唯有青州仍为宋军占据,且与青风山和附近各县往来频繁,提供后勤补给。并时刻威胁我京都安全,当予除之。儿臣保举徐文为大将军,领两万禁卫军包围青州,切断他们与清风山的联系,久而久之必不攻自破。”
刘豫看了看儿子,心想你这混帐东西,咋不跟我提前商量一下,冒然奏本。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这样相安无事不好吗?
徐朗等人什么样你应该知道,如果再让他们逮住机会把这两万人给我吃掉了,那将打破这种平衡,京城危矣!
这话要是别人提出来的,可以一票否决,但你这个不知轻重的混小子,好歹也是个太子,我要轻易给否了,威信何在!
他三角眼扫视了手下这些虾兵蟹将,“众位卿家,太子此议关呼京城安危,孤以为应慎重行事,大家可有异议,只管奏来。”
那意思你们谁有不同意见只管说。可巧今天宰相张孝纯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