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的进口关税让近乎所有海外商品都变成了奢侈品,不少国家的商品无法进口。
商品匮乏是当时的常态,有人想买小摩托,从预约到入手需要小十年时间。
最后硬生生逼出了手工摩托店,印度小贩到处收罗零件,或是二手、或是从波斯湾偷运。
然后把这些来路五花八门、成色不一的零件,组装成一辆新摩托车贩卖。
就连衣服也只能买到基础款,大多是当地裁缝做的。
电话是奢侈品,不送礼、不耐心等待,就根本买不到。
甚至有的人家把电话列进遗嘱里,充当家产的一部分,分给几个儿子。
这种畸形扭曲的市场,成了大企业撒欢的乐土。
他们不满足于许可证限定的行业,开始漫无目的的四处扩张。
塔塔进军服装、酒店餐饮业,信实进军珠宝、运输业,你就是看到他们在街头卖披萨、软饮也不奇怪。
总之那时候大家做生意都不讲章法,有能力拿许可证的私企,都想方设法扩张。
不过这家新改名的苏尼尔电器,却始终专注电风扇市场,名下并没有跨类别的其他产品。
也就是最近才开始悄摸摸的,把手伸向水空调市场。
这说明对方有点关系,但不多,拿不到更多领域的许可证。
啧,这就好办很多了。
罗恩就怕遇到那种根深蒂固的大企业,找湿婆军都没用。
因为对方的关系在新德里,远不是瘦胳膊瘦腿的他,现在能碰瓷的。
好在那些大家族都把事业重心放在了重工业和能源领域,电器行业除了塔塔略有涉足外,暂时并没有出现霸主级的品牌。
这也是印度特殊的市场环境所造就,毕竟电器产品的潜在用户是中产阶级。
但印度太穷了,现在的中产阶级规模,不足以吸引那些巨头入场。
他们做的是国家生意,项目成交额动辄数以亿计,哪瞧的上电风扇这种几百卢比的生意。
唯一入场的塔塔,现在也只做空调这种高端产品,后者售价大多在2万卢比以上,中产阶级都买不起。
不过,这正好,此时正是苏尔电器扩张的最佳时机。
随着经济放开,再过几年印度的中产越来越多,那些大企业没道理坐壁上观。
当务之急,就是扩张、扩张、再扩张。
这家苏尼尔电器必须干掉,罗恩需要为自己的公司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想到这里,他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