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一百八十五.燕丹(3 / 10)

千年又一千年,有多少个一千年?

儒家不成,何不试试墨家?

官,都想管人,而不想被人管。历代皇帝为了如何惩治赃官,绞尽了脑汁。如朱元璋规定了官的品级俸禄,精确到一分一厘,超过多少按数目定罪。朱元璋立了一大堆的法,认为后代皇帝按他的办法执行就完事了。

可刚开国的时候,物价低廉,俸禄是够用的。慢慢的,随时间推移,物价上去了,俸禄不够买米,官不去贪非饿死不可,更别说要养家糊口。又如明室子孙,每月按俸禄取度,又规定不准皇室子孙去打工,结果很多朱元璋的后人就活活饿死了。

其实这就是朱元璋犯二,逗了。

有些时候,与其去想新办法,不如回到一切的原点,从先秦时代去挖掘对策。比如这俸禄,何必用金钱折算呢?按照战国时代最古老的办法,实物称重给你,就不信人抱着一仓库的大米,还能活活饿死?有了米,还需其他的东西,把大米拿去市场卖了换钱,不就结了?

金钱折算是为了方便。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今天方便,明天要命。为了明天不要命,那就不要贪图方便。古老办法的实物称重,要人力物力,得有专门的人去称重。同样的,立一两条律令去约束,不如立一个专门的组织去约束。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付人,还得靠专门的人。

而这样的组织,在许仙心中最心仪的,就是和儒家对立的墨家。墨家组织严密,弟子若做了官,需要拿出一部分俸禄,去接济其他穷困的弟子。接济多少,接济的对象,都很考究。在保证日常用度的情况下,盈余部分才去相财富。为了明确盈余部分,首要一条,便是账目的明细条条公开。只这一点,就让许仙眼里一亮。

两千年前,墨家就实现了门下弟子为官者的财物公开化。

世上没有哪一个组织,能比墨家更能去监督儒家了。本来许仙还想拉拢张良,把这位儒家的谋圣带回去,治一治那些赃官。如今想来,想要管好这些官,还得找他们的天敌,好比想抓老鼠还得靠猫一样。

许仙将想法大致同娥皇女英说了一遍,并表达了对墨家巨子的看重,最后叹道:“我用预知能力推算过,若救这一万秦军战俘,里边会出一个墨家奸细。此人将大害于墨家,包括透露墨家巨子的行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旦行踪被露,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而墨家巨子在此处有一次死劫。”

娥皇:“哦?死劫?”敏锐把握到其中关键,“原来如此,一下子消化近万战俘,哪怕是墨家这样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