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验证了“数据折叠算法”的可行性,并获取到关于追捕小队的部分情报后,我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这把新获得的、尚显粗糙的武器,给了我继续深入挖掘穹顶集团秘密的勇气和手段。我的目标很明确:顺着“星尘计划”这条线索,查清妹妹楚瑶身上发生的一切,以及穹顶集团为何对我这个“异常”如此紧张。
利用从监测站日志中获得的特工调度信息,我可以大致推断出他们近期的活动区域和可能使用的网络中继节点。结合刚刚掌握的、虽然简化但具备一定隐蔽性的“折叠算法”雏形,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对这些与追捕行动相关的边缘系统进行更深入的渗透和信息挖掘。
我的“折叠”探针如同幽灵般在穹顶网络的边缘游走,尽量模仿正常的数据流量,避开主动防御系统的注意。我分析着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系统日志、低级别的内部通讯记录、甚至是被标记为“已删除”但尚未完全清除的数据残留。
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反复出现的、被加密提及的代号,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蜂巢】。
最初接触到的信息非常有限,大多出现在一些关于穹顶集团为精英阶层提供的、高端定制化虚拟现实服务的宣传材料或内部规划文档的片段中。这些信息将【蜂巢】描绘成一个终极的虚拟乐园,一个可以完美满足用户任何感官和精神需求的、超越《龙渊城》的顶级虚拟世界。听起来就像是富人们的专属天堂。
然而,随着我利用“折叠算法”绕过更多权限限制,挖掘到更深层、更隐秘的信息碎片时,【蜂巢】的形象开始变得狰狞起来。
我发现了一些加密的内部研究报告片段、被删除的伦理审查讨论记录、以及一些关于其核心架构的、令人不安的技术描述。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在一起,逐渐揭示出一个可怕的真相:
【蜂巢】远不止是一个虚拟娱乐平台。它似乎是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结构极其复杂的……意识数据收集与分析平台!
报告中提到了“高精度意识映射”、“潜意识数据挖掘”、“情绪模式分析”、“行为引导算法”等术语。一些片段甚至暗示,【蜂巢】具备某种程度的、对接入者意识进行潜移默化引导甚至控制的能力!它通过提供极致的虚拟体验,诱导用户长时间沉浸其中,然后利用先进的BCI接口,海量地、无声无息地记录下用户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情绪波动、每一个潜意识的偏好,甚至包括细微的生理反应数据。这些数据被汇集、分析,用于优化系统、训练AI,甚至可能……用于其他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