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 糖纸鹤与折叠码(2 / 3)

据“折叠”起来,改变它的拓扑结构和封装方式,让它看起来像是无害的、符合规则的普通数据包,但其内部却隐藏着真实的渗透意图呢?一种利用结构复杂性来绕过基于模式签名的检测的……非对称数据封装和渗透思路?

这个念头如同电流般击穿了我的大脑,瞬间照亮了一段被我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几乎遗忘的经历。

那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废土边缘流浪,偶然遇到了一个极其神秘的人。他自称“折纸师”,总是在摆弄着各种材质的纸张,能折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复杂模型。他沉默寡言,但偶尔会向我展示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他用一张普通的纸,折叠出一个极其复杂的几何结构,然后告诉我:“你看,这张纸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但我通过改变它的结构,让它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和特性。数据,也是一样。”

然后,他向我展示了一种奇特的、他称之为“数据折叠算法”的东西。我当时对计算机技术还处于懵懂阶段,只记得他用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在屏幕上演示着如何将一个看似普通的数据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类似折纸步骤的操作,改变其内部数据的排列方式和外部封装结构,使其能够“欺骗”当时流行的一种基础防火墙,畅通无阻地穿了过去。

“关键在于理解规则,然后利用规则本身的结构去‘折叠’它。”折纸师当时是这么说的,声音平静无波,“真正的隐藏,不是消除自身,而是融入环境,成为规则的一部分。”

这段记忆如同褪色的旧照片,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不清,具体的算法实现方式、关键的代码逻辑,我几乎完全想不起来了。只剩下那个核心的思想——模仿折纸艺术,改变数据结构以穿透检测,以及几个模糊的、如同丢失了大半步骤的折纸图般的关键步骤印象。这个算法在当时看来过于前卫和不实用,很快就被我抛在了脑后。

直到此刻,当我面对穹顶集团那看似无懈可击的网络壁垒,当我手中握着这只象征着结构复杂性的千纸鹤时,这个被遗忘的算法原理,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重新照亮了我的思维!

我心脏狂跳起来。这……这或许就是我对抗穹顶信息壁垒的唯一希望!一种完全不同于常规渗透思路的、可能无法被现有防御体系理解和侦测的攻击方式!

虽然具体的算法细节已经遗失,需要我自己去研究、去重构、去实践,前路依然无比艰难,充满了未知。

但至少,我找到了一个方向。一个由过去的记忆和妹妹的糖纸鹤共同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