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四章(3)先调血再调气,五脏俞穴是关键(1 / 2)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手足阴阳代表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当人体出现疾病时,往往与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有关。“今知手足阴阳所苦”,意味着医生已经明确了疾病所在的手足部位以及阴阳属性的失衡。这是治疗的第一步,即准确诊断。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这里的“去其血”并非简单地指放血疗法,而是强调了调畅气血、活血化瘀的重要性。中医认为,气血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血畅通则身体健康,气血瘀滞则疾病丛生。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要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使气血得以调畅,从而消除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在调畅气血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具体的病痛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消除患者的痛苦。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泻实补虚的方法,使阴阳平衡得以恢复。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去除体内多余的病理物质或能量,补充体内缺乏的营养或能量。

具体治疗方法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背俞穴,作为人体背部的重要穴位,与我们的脏腑功能紧密相连,是中医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背俞穴的具体位置,确实需要通过一定的定位方法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先测量两乳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因人而异,但通过这个测量,我们可以找到两乳之间的中点。这个中点,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点,它与我们背部的某些穴位有着特定的对应关系。

具体来说,当我们找到两乳中点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推算和测量,来确定背俞穴的精确位置。这个过程虽然看似复杂,但实际上是中医经络学说中一种非常精确、科学的定位方法。

在已经测量了两乳间距离并找到中点之后,我们需要将这个距离对折,也就是将其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然后,我们使用尺子、来测量对折后距离的一半。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可以用来定位背部穴位的基准长度。通过将框架与背部进行比对,我们可以找到与两乳间距离对折后一半相对应的背部位置,这个位置就是背俞穴的大致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虽然古老且巧妙,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每个人的体型和脊柱形态都有所不同,所以定位时可能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我们定位的肺俞穴,向下移动一个“度”的距离(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度”通常指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