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吟诗作对,附庸风雅,朕不是宋朝皇帝,对于风花雪月并无兴趣,那些诗词歌赋也不能兴邦安国。”
“想来想去,考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吧!谁答得最好,最精准,就是咱大明朝的第一个状元了!”
听到‘大明朝第一个状元’几个字,众新科进士皆是兴奋了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摆在你们面前的,是三筐稻谷!”
朱元璋道,
“你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上手摸一摸。”
“咱的题目是,辨别这三筐稻谷的产地、成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时间是一刻钟,开始吧!”
众进士:“???”
李善长、宋濂:“???”
听到这个题目,殿内一干人等皆是满脸的懵逼,只有朱橘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还真有老爹的,哈哈……”
他笑道,
“让这些锦衣玉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子辨别稻谷?”
“这要是叫个老农来,估计直接可以当状元了!但是他们嘛……够呛。”
朱标抚了抚短须。
莫非父皇这几天冥思苦想的考题,就是这个?
他走上前去,随意扫视了几眼稻谷,亦是有些懵逼。
还真别说,这考题要是出给他,他也得抓耳挠腮!
而此刻,众进士走到稻谷筐前,左看看,右摸摸,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怎是这样的考题啊……太怪了吧?”
“是啊,我文章准备了,诗词歌赋也都演练了,可结果来这么一出……”
“这稻谷,我吃是吃了三十几年了,可要说辨别,这还真……我是连米都没淘过……”
“……”
一众才子,看着三筐稻谷犯了难。
胡说八道当然可以,但他们也不敢在皇帝面前信口胡诌啊!
“怎么,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辨别的出来?”
朱元璋面色微冷,毫不客气的道,
“全都是书呆子?无用之辈?”
“这三筐稻谷,随便找个乡野老农来都能辨别,你们居然一个都不行?”
听到‘书呆子’这个评价,宋濂神色略有几分不忿,出列道:
“陛下,您这考题……是不是太另类了一些?”
“纵然不考文章、诗词,那也应该考实事策论,方能让新科进士们展露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