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到了殿中,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一众新科进士,脸上看不出喜怒。
“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善长和宋濂以及一众礼部官员急忙下拜,领着三十六位进士一起叩拜皇帝。
哒!哒!哒!
朱元璋踩着玉阶走向龙椅,那脚踏之声,仿佛是踩在了众人的心脏上,紧张的他们一抽一抽的。
唰!
只见朱元璋袖袍一甩,缓缓落座,坐定之后,方才抬手道:
“平身吧。”
“谢陛下。”
李善长和宋濂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目中的惊疑之色。
按理来说,今天陛下应该高兴才是啊!怎么会如此严肃?
没等他们多想,朱元璋已然开口道:
“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乃国之重典!大明这第一场科举,从乡试到会试,再到现在的殿试,未曾出现什么纰漏,这一点,李善长、宋濂,你们有功。”
第2/2页)
李善长和宋濂闻言,迅速出列。
“陛下,微臣不敢贪功,科举圆满落成,乃吴王殿下统筹有方。”
李善长拱手道,
“臣等都是在吴王殿下的指点下做事,要论有功,吴王殿下当居首功。”
宋濂亦是拱手道:
“臣附议。”
众礼部官员也都纷纷拱手附议,把大功劳推给朱橘。
朱橘耸了耸肩。
“不必推脱,有功之人,朕都会赏。”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
“不过,会试是结束了,但要说科举圆满落成,却还未曾。”
“三十六位进士水准如何,还需朕亲自一试。”
“来啊,把东西搬上来!”
说惯了‘咱’,一下子要说‘朕’,他还真有点不习惯。
但没办法,毕竟是殿试这样的场合,老朱还是尽可能的让自己表现的庄严肃穆一点,不能太随意了。
咚咚!
一声令下,只见几个銮仪卫走了进来,俩人一组,将三个大筐给搬到了奉天殿内。
咣!
三个大筐落地,砸的金銮殿都发出一声闷响。
众新科进士神色好奇,但又不敢乱看,只能是伸着脖子瞄了几眼。
“殿试,考你们什么呢?”
朱元璋沉声道,
“要说做文章,能站在这里的,一个个都是好手,难不倒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