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便是如此。
而远在九边巡边清军的海瑞,也终于是等到了进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旨意。
正式成为大明公检法系统扛把子第一人。
又是一日艳阳天。
昌平。
如今的昌平,没有城墙。
只在居庸关方向近处,建有一座兵城用于驻兵伺机策应支援居庸关。
昌平的建筑面积更大了一些。
街巷宽阔,一座座院落像饼一样摊开。
这些年下来,昌平百姓愈发的有钱了,家资丰盈,闲来无事爷们娘们便喜欢在被褥里头打牌。
加之昌平人有钱,外县的女子自然更加中意。
嫁过来的不知几何。
家家户户兜里有钱,不分家分宅子的比比皆是。
人多了。
生意便愈发的红火起来,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昌平。
如今已经是京畿地区,乃至于整个河北地区最火热的大明旅游目的地。
天知道哪个大聪明,更是借着昌平报为昌平旅游行业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这么近,那么美。
闲暇到昌平。
口号一出,游人如潮。
商业街从一条变成了四条,美食区更是足足翻建了好几倍。
乐的终于升任昌平治安司司正的肖俊鹏,每日都抱着税收账本而踢开自家婆娘睡觉。
朝廷里,尤其是户部更是接连好几年屡次上奏,要求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学习昌平经验。
在户部看来,若是天下皆如昌平一样。
那大明必然是能如文景之治时期一般仓禀实,在外兵马皆配甲。
户部一次次喊着要推行昌平经验。
各部司衙门自然也没有落下,时不时便派人来昌平探访。
吏部考察昌平官吏治理水平和经验。
三法司观察昌平民风官态如何维持。
工部则是忙着偷偷记录昌平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
国子监更是借着联学的名头,派了半数的五经博士轮番前来昌平驻学驻教,实际完全就是奔着偷学先进经验来的。
对此。
昌平永远都是保持着开放的态度。
而在昌平书院内,新学更是悄然如春风一般沐浴着一批批学子。
四年时间。
昌平书院再一次在教学体制上发生了改革。
经学院依旧在,这是大明科举为官的根本,目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