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只需要等杨博退下来后,好生谋划一番,早日借着晋党的地位入阁。
阁臣之名便有了。
九边之重也在手上。
合该得一份海外之利。
朝廷也不想断了晋党在海外的利钱导致他们沟通关外去赚过去那等辛苦钱吧。
张四维默默的想着。
却也不知严绍庭算是因为他这一次锱铢必较的举动站出来,而将其重新记上心头。
不过此间会极门的闹剧,也算是平息了下来。
至于说严绍庭踢翻的那些账簿。
总之在勋臣亲贵们要离开的时候,在午门后也是见着了内阁方向升起了一道浓烟。
是夜。
凡京中勋臣亲贵人家,几乎都在奔走沟通。
翌日。
中枢内阁便再一次行文重申整顿京营的事情。
这一次再无阻拦。
公文即下,京营之中便有数十名勋臣亲贵和上百名相关人员,向五军都督府、兵部、内阁提交了辞呈。
或言年老,或言多伤。
总之,他们是很想继续披甲持刀为大明效力,但却不敢怠慢耽搁国事,所以忍痛请辞,以缓朝廷选贤任能。
话说的漂亮。
内阁便也给了足够的体面。
行文下兵部会五军都督府审议三日,方才同意了这些人的请辞。
礼数和体面算是做足了。
随即便是在顾寰这位老侯爷气力全开的状态下,掀起了京营轰轰烈烈的大整顿时期。
清查京营老幼士卒,清除京营序列,安置别处。
自河南、山东、河北拣选卫所精壮士卒,充实京营兵马,推动中枢兵马主干强盛之势,借以压制地方势力。
林林总总,依着内阁的估算,怎么也得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将京营缺额补齐。
至于战力,则需要在此期间慢慢操练打磨了。
这事急不得。
毕竟练兵千日才能用兵一时。
而工部那边也领了内阁的行文,在清江浦、龙江两处造船厂开始大力建造海船、战船。
朝廷总算是将各项新政具体措施推行开来。
事情都交代下来了。
严绍庭便开始偷懒了起来。
事情交给次辅张居正去操办,本着用不死张太岳,就将张太岳往死里用的念头,严绍庭可以说是将大多数的事务都压在了前者身上。
张居正虽然心中愤愤,却又甘之若饴。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