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一十七章 烈焰焚阙(一)(1 / 7)

大魏风华 东有扶苏 6370 字 4天前

定远二年春,三月,随着魏国靖王与天子前后到达前线,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战略对峙以一种大部分人都能预想得到的方式拉开了序幕。

当榆关内的魏军传出异动,原本还堵在榆关前叫嚣的辽军立刻开始了后撤,其中最大一部的兵力约七万辽军在辽河西岸的老哈河谷地布置了防线,一面与出榆关的魏军主力对峙,一面匆匆调动身后各地的兵马,对魏国可能的分兵战略严防死守。

而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料,十二万魏军出榆关后立刻分成了三路大军,左路陈平部沿医巫闾山北麓推进,兵锋直指庆州,而右路李正然部则是沿辽河行军,看那模样分明是准备找机会阻击辽军侧面,顺势试试能否截断辽军退路,顾怀亲自坐镇中军,沿辽西走廊直扑辽人在老哈河谷地设下的防线,俨然是准备攻克辽西走廊,直捣上京门户。

三路兵力中,以中军的五万兵力为最,左路陈平领四万步卒,右路李正然则是三万步骑混合的兵力,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出榆关,场面让所见之人都不由惊叹。

而这种兵力布置也表明了顾怀的大致战略--不再集中兵力寻机决战,试图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分兵攻打辽军必守之地,在地域范围极大的战场上寻找胜机,消磨辽军兵力。

这种作战风格的转变大概是顾怀如今统帅功底究竟如何的具体表现,当初在江南,在河北,他对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还有些生疏和晦涩,但这么多场仗打下来,他如今俨然已经可以称为当世名将,这一场国战关乎重大,以前那种冒险行事的风格已经行不通了,要想覆灭辽国,只能这么稳扎稳打真刀真枪地做上一场。

竖立起王旗的万军从中,顾怀已经着甲,骑在踏雪上,旁边跟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年幼天子同样着甲佩刀,那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努力想响应这种大军冷厉肃杀气氛的表情,他抬头看了一眼那行军过程中无数的兵员、旌旗,整个人都有些兴奋到战栗起来。

“叔父,为什么辽人会后撤?他们之前不是都要把大军堵到榆关外面了么?”

顾怀微微一勒马缰,放慢了些马速,指点道:“那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后撤,战场上永远要分清楚,自己是守的一方,还是攻的一方,不同的形势会带来不同的战略目的,如今我们北伐,战争在辽国国境内爆发,所以辽国必然是守方,他们甚至不敢必战,前些日子辽人跑到榆关下来摆出一副要与我们决战的架势,只不过是为了探清楚我们的虚实罢了--归根究底还是要利用上京道的战略纵深与更多的兵力,依托城池、天险与倭军作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