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萧瑟恶狠狠地想着,如果我多打几个错字,会不会就此毁去未来中/国崛起的希望?
在一个垃圾邮件还未泛滥成灾的时代,每收到一封信都是让人高兴的。但事实上,萧瑟除了在注册之后看到的欢迎邮件之外,并没有收什么什么特别的邮件。
只是今天有所不同,确实不同,因为他看到了一封信,发信人叫JACK,这是个很普通的外国人名字。
“中/国人?”
萧瑟回了信说“YES”,忐忑地等待着回信,正如当年那一封封写好投入绿色邮筒的那些纸片。
接下来一分钟后,他收到了第二封邮件,邮件是用中文写的:“你好!”速度快得让他无法想像。
在萧瑟眼里,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回话,但如果他能注意到那黄灯狂闪的调制解调器,那么他大概不会认为这是一封简单的邮件,事实上,以两个字节的电子邮件信息传输量是不应该让调制解调器那么辛苦费劲的。但对于一个仅在应用级上摸索的大学生来说,想像到黑客和各种可怕的入侵也是一种过多而不切实际的期待。
在隔着千山万水的物理距离之后,很少有人会想像得到对面与自己说话的人是什么样子,也不太可能想像一个陌生的网友会对自己心存恶意,尤其是心存善良纯真的那些人,江湖风波险恶仿佛只存留在电影电视和小说中。
两人简单地问好之后,对面叫杰克的人问了一个问题:听说过特修斯之船么?
什么船,特修斯之船?
萧瑟知道么?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信息可以随时搜寻到的时代,人们的知识只存在于书本与脑子里,如果这个时候不知道,你基本上很难在两分钟内知道。所以萧瑟很干脆地回信说自己不知道。
有人说复杂的世界实际上只是因为最初的问题没有解决,实际上也是如此,在那个问题之后,无数的问题随之产生。
这让萧瑟发现邮件也可以用来聊天,事实上虽然它比不上ICQ这样的通讯工具,但只要你及时回复也不是那么慢。至于会不会产生大量数据费就不是他现在关心的了,反正自己只是个免费劳动力加临时工。
萧瑟一向认为保持真诚的态度是最好的交流方式,那就是别不懂装懂,事实上在面对一个网络对面的人,守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最好的心态。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船?”
很快对面就发过来一篇资料。
所谓的特修斯之船并不是真正的哪一条船,也不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