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九章:同门之谊(3 / 4)

,主公二十日之后才能回军,汉中局势不容乐观啊。”

王朗闻言站起来,大声说道:“自古有道伐无道,伯至乃是忠汉第一人,益州治理更是顺应民心,某自荆州而来,所过益州之处,无不是百姓欢呼乐业。相反袁公路治下哀声遍野,敛财无数,此乃无道伐有道。汉中大军虽北上勤王,不能归,但是上庸汉中百姓均是深思益州之恩,就算张建功攻陷城池又如何,百姓始终心向益州。三,敌军来攻,我军为守,有城池之利可用,兵在精不在多,只要上下一心,莫说二十天,就是两百天张建功也休想攻下南郑。”

王朗一口气说了三个汉中必胜的因素,阎圃大叫一声:“好。”王朗接着说道:“大人,锡县和成固,可守十日,足矣。”阎圃一惊,一直以来阎圃都是觉得要以锡县和成固来坚守,知道最后,不料王朗却这么说,也就是说这两个城池最好放弃。阎圃大为不解,又想起陈林的军令,只要保南郑阳平和定军山不失,莫非其中有什么自己没有看到的。阎圃急忙问道:“先生这是为何?”

王朗:“大人,锡县与成固两城在前,南郑在后,分兵守两城,兵少,极容易为敌军逐一击破,不如在两城坚守一段十日,待敌军想起逐一击破之前,主动退守南郑。一则主动退守,士气不变,二可保我军力量,三,敌军占据两城,但是两城之中百姓必定回给敌军无限的麻烦,也可为我军分忧。”

“大人之前说汉中并不足万,大人却是忘了身边还有一支大军不是?”王朗轻轻一笑,这话却让阎圃大惊,一支大军?

“呵呵,大人,忘了山里的大军。”

“别人不知道,大人却不可能不知道,巴山之内的一人与伯至是什么关系,只要大人派人请兵,一定可以。”

阎圃大喜,想不到自己一个汉中人忘了这点,却被一个刚刚来汉中的外人提醒,阎圃汗颜,看来这些日子真的是忙坏了。陈林治理汉中将近十年了,与巴山数万夷人的交流就保持了将近十年。现在巴山的夷人虽然还是没有离开他们的大山,到汉中生活,可是要说一句夷人离不开汉中,这却不是假的。这几年来因为汉中的帮助,山中的夷人日子过得比以往不知道好了多少。修路,筑城,等等有偿劳役,巴山的夷人从来都没有少过。他们下山给汉中做劳役,而后换回去粮食,后来直接换金钱,这让夷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阎圃大叫:“那年大水,夷人几乎面临全族绝粮,也是汉中支援,对啊,某怎么想不来了。”一想到事情大有可为,阎圃喜上眉梢,几乎不顾王朗就在面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