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九章:同门之谊(2 / 4)

来人呵呵一笑:“流离之人不敢当先生,东海王景兴拜见太守大人。”文士一说完,阎圃忍不住大叫一声:“啊。”原来这人却是东海人,王朗,字景兴。是杨赐的弟子,杨赐一声位高权重,名望渊博,但是弟子却没有几个人,王朗就是其中之一。阎圃之所以大叫,是有原因的。此时的王朗已经是大有名气的人,王朗经史咸通,博才多学,在大汉颇有名气,尤其是王朗对于古书的注解,更让他在仕林之中美名远播。

王朗年轻时也因为通晓经学史书,被朝廷拜为郎中,也是那时候王朗拜杨赐为师。后来杨赐死了,王朗弃官穿孝服居丧。又做了徐州牧陶谦的治中,在董卓之乱时候,王朗劝说陶谦勤王,可惜陶谦没有兵出汜水关。陶谦没有出兵,可是却为王朗博得了无限的名声。直到一年前,陶谦见王朗名声越发的大,陶谦心生嫉妒排挤,上奏献帝,表王朗为会稽太守。

阎圃啊大叫一声,冲嘴就说:“王大人不是会稽——”阎圃突然想起孙坚的事情。现在别说会稽,就是整个江东都是孙坚的天下,而王朗出现在这里,阎圃突然明白王朗必定是不愿意归于孙家,要不然不会连家眷都带来了。

王朗一听阎圃那句没有说完的话,丝毫没有在意,呵呵一笑:“自徐州出发之后,才到九江,并没有过江,后来就转道西来,辗转千里,历时一年,才到汉中,望太守大人收留啊。”说得光明磊落,阎圃忍不住赞叹。急忙说道:“大人哪里的话,此乃是益州,我主与大人有同门之谊。大人来此,主公若是在汉中,定然出城相迎,方才却是某怠慢大人了,望大人见谅。”阎圃哪里知道来人是王朗,要是知道,打死他也不可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命下人招呼王朗进来。

王朗呵呵又是爽朗一笑,王朗为人正直却不拒俗,更加不是小气的人,岂能在意阎圃的动作。两人不知不觉竟然聊得起劲,一名穿着铠甲的小校进来:“禀大人,兵马集结完毕,随时可出发。”

阎圃一看,才知道两人竟然说了一个时辰的话了,阎圃对于王朗那是相当的佩服,王朗却觉得阎圃此人深得陈林重用,官居高位,却丝毫没有架子,两人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阎圃一拍脑袋叫道:“今日得见先生,晚矣,很不早遇啊。”

王朗一看小校,才想起沿途所听到的事情,加上王朗本身的推断,说道:“大人,可是为袁公路大军的事情烦恼?”

阎圃一听,低头犹豫了一下,思索了一下到底该不该跟王朗说,好一会下定决心,抬头说道:“先生,实不相瞒,如今汉中并不足万,将不过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