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畏到堂问话。
这个年头的言官,那可不是一般的给力,什么话都敢说,而且说过的话,都敢承认,根本不怕得罪人。这位王御史也是如此,见到岳大人只是,也只是按照常例客套一下,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官小,而卑躬屈膝。
岳肃问他为何弹劾袁崇焕,王长畏的回答也很直接,在茶馆喝茶的时候听来的,其中一个人自称是辽东一名把总的亲戚,说经常看到往关外拉粮,十有八九是贩卖给鞑子。所以,我上前套话,得知此事大概是真的,所以才上本弹劾。
这话说完,岳肃是真心没脾气,明朝就这制度,言者无罪,闻风奏事,参了就参了,参错了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话说回来,人家王长畏参的也没错,袁崇焕在刑部的时候,自己都招认,擅自贩卖军粮给蒙古人了。
哪怕买粮的人说错了,但你袁崇焕一点也不冤枉,人家王长畏更是恪尽职守,一点也没做错。想要审问王长畏,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岳肃官再大,但不能不讲理,只能简单的聊两句,放人家回去。
一天之后,信王朱由检被东厂押解进京。这等案子,自然不会由刑部来审,现在的宗人府,也早已被礼部接管,所以,只能由东厂来审。
曹化淳已经得到张嫣的嘱咐——严审。
谁都知道,如果张嫣不是太后,她的儿子不是皇帝,那张嫣绝对会是一个贤惠的嫂子。可现在不同,她的儿子是大明朝的皇帝,但凡要威胁到自己儿子皇位的人,绝对不能姑息。
曹化淳明白张嫣的意思,哪怕朱由检是王爷,他也不会留半点面子。可是朱由检在受审过程中,表现的倒是坦然,关于福王有意造反的事,他不仅表示自己知道,还说自己在得知福王意图谋反的时候,就派王承恩入京奏明天子,至于说王承恩为什么没把奏折送到,他实在不知。
这个借口倒是不错,但曹化淳不是老糊涂,精明的很,你说已经派王承恩入京呈奏折,那朝廷可以去缉拿王承恩对质。但是,有一点你要说清楚,福王擅离封地,煽动你造反,你当时为何不将他拿下,亦或者告知登州府将他拿下。你这么做,到底存的是什么心思?
朱由检的回答是,当时没有将福王拿下,全是因为考虑到同宗的份上,心有不忍,希望福王迷途知返。可后来福王走了,又担心福王闹出乱子,对不起当今天子,所以又派王承恩入京奏事。
他将自己洗的倒是挺干净,但他也明白,不管自己怎么说,自己这个王爷都别想干了,因为你知情不举,说是派王承恩来了,可王承恩在哪?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