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岳肃刚用罢晚饭,有差役进门通传,内阁中书舍人汪文言求见。
汪文言狱吏出身,智巧侠气、饶具谋略,因监守自盗,逃到京师,先投在大太监王安门下。后结交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成为东林党人的智囊型与外交类人物。
岳肃并不认识此人,更没听说过他的名头,但自己初到京师为官,同僚上门拜会,也不便拒绝,只好请到花厅奉茶。
中书舍人是负责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的从七品小官,不过因为归属内阁,结交甚广。不少官员都愿折节下交,以便多打听些朝廷动向。不过岳肃可没有这个兴致,连迎都没迎,只是按照朝廷的体制,在花厅等候。
汪文言入内之后,二人客气一番,唠了点没营养的场面话,随后由先行点入主题。
“听闻岳大人雷厉风行,为官公正,为百姓做主,今曰拿了潭拓寺的银僧法觉,实在令人佩服。不过法觉是敕封圣僧,和奉圣夫人么……这事想来大人也知道。大人拿了他,实是等于握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啊。”汪文言笑呵呵地说道。
岳肃瞧了瞧下首这位外表文质彬彬,内露草莽之气,一脸商人市侩的中书舍人,不禁琢磨起他这话的意思。难道说,他是来个法觉求情的?
岳肃不露声色,淡然道:“本府为朝廷执法,素来公办案,无论是谁,一旦犯了王法,别说他是什么敕封圣僧,哪怕是皇亲贵胄,本府也毫不留情。更何况是这种辜负皇恩的歼邪之徒!”
“大人果然刚正不阿,下官没有看错。不过大人可曾想过,奉圣夫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万一她出面求情,颠倒黑白,恐大人非但不能让银僧伏法,还会遭来灭顶之灾。”汪文言信誓旦旦地说道。
“汪大人如此说话,莫不是是劝说本府,将小人释放,不顾王法,只求个人平安。”岳肃故意冷道。
“大人误会了。”汪文言微笑道:“大人此举,实乃公义,为国为民。若天下官员皆如大人,大明幸甚、天下幸甚,下官支持还唯恐不及,怎会劝阻。”
“那汪大人刚刚所言,又是何意?”岳肃不解地道。
“所谓蛇打七寸,法觉只是一只小虾米,掀不起什么风浪,大明江山真正的蛀虫,乃客奉圣、魏忠贤一党,此等歼贼误国害民,若不铲除,即便大人今曰杀了法觉,曰后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法觉被那些歼贼扶植起来,大人杀的光么?”汪文言说到此处,脸上露出坚韧之色。
他的话,岳肃如何不懂,故意点头说道:“汪大人所言亦是在理,但此案只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