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胡楚元的存在越来越特殊,曰本人意识到对他进行暗杀就等同宣战,暂时放弃了对他的暗杀,采取和法俄缔结同盟的方式,抵消胡楚元对大清帝国所能产生的正面影响。
曰本人这么想……那就错了。
因为,根本没有人知道胡楚元到底能发挥出何等的威力,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
如果中曰战争,中国战败了,那一切都完了,胡楚元这些年所做到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这怎么可能?
胡楚元也不管什么投资回报率了,立刻停止在美国、德国和墨西哥的资本转移计划,将资金抽回国内,并将手中持有的更多外汇兑换成白银,在国内增加发行货币,进行包括京汉铁路在内的大投资。
当然,重点还是造船业。
对于旗下所拥有的多家造船厂,他都给予最大的扶持。
人在福州,他给刘坤一发了一封电报,要求整顿广州造船厂,让广州造船厂接受福州船政的监管,做为回报,他会增派技术人员前往广州,负责承继马尾造船厂暂停制造的小型舰艇。
同时,他对广州造船厂和广州钢铁拆借资金,进行新的建设。
刘坤一求之不得。
类似的电报也发给了李鸿章,要求在威海设立新的更大规模的造船厂,条件是归福州船政监管。
李鸿章隔了半个月也没有回复,显然是不同意合作。
就在这个时候,胡楚元终于从驻法机密厅获取了确凿的情报,证明了法曰俄三国确实有意签署一份局限于远东地区的同盟协议,起到主导作用的正是法国。
目前的分歧在于,法国希望避免曰俄之间在远东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协调双方利益,并试图通过曰俄两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压制,重新获取在华特权。
俄国则希望主导这一地区的同盟关系,曰本同样不愿意俄国在中国东北、朝鲜和辽东半岛涉入太深,同时又想让俄国退出北海道和库页岛。
在这些问题上,双方还有进一步商谈的必要。
在福州停留了半个月后,胡楚元准备回到京师,和光绪帝载湉商议这个问题。
临行之前,他给刘锦堂和刘铭传分别发了一封电报,暗中通报此事,并问他们,若曰俄联军入侵东北,可敢一战?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刘铭传提议先在东北布局,以剿匪之名,扩张团练部队,练兵十万以抗曰俄,若北战不利,则迁都西安,效法清法战争,以三五年之机,耗敌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