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七章 一场祸事引发的变革 (三)(1 / 2)

季默奇缘 悟空无相 1182 字 20天前

卖网的虽需换米,但看见璀璨鲜明的贝壳非常喜欢,既然鱼网无人需要,不如换给他去。便和卖贝的商好价格,用鱼网换了一些贝壳,再拿这贝壳去和卖米的换米。因为贝壳委实美丽罕见,许多卖米的都抢着愿意多拿米和他交换。

他本来觉着今天买卖是不成了,想不到通过贝壳的媒介,不但卖了鱼网,还多换了米,便非常高兴的回去。

轩辕知道这些贝壳只有河边海边才有,能发出一两种色彩来的十分常见,但能折射出多个色彩的就极少了。贝壳既然是大家共同喜爱的物品,又能解决买卖时的困难,不如就用它做交换用的材料,把买得的贝壳藏积起来,作为自己财产,等到需要货物的时候再拿米交换。

就这样,他胡思乱想地琢磨了一宿,天刚放亮,便把神农、季默、仓颉,容成、隶首等人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他们便研究了兑换细则,根据贝壳色彩的多少决定了其价值,请精于数术的隶首计算了兑换原则,决定以常见的贝壳为基准,二彩贝可当十个普通贝,三彩贝当百、四彩贝当千、五彩贝当万、七彩贝当十万……

经过几番商议之后,仓颉给这些彩贝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宝”,意思是比物品更容易流通,用它能换来东西。

为了防止一些屑小用“假宝”骗取物品,轩辕、季默等让仓颉在这些流通的彩贝上做了暗记,并请隶首换算了兑换比例后,便在部落内部开始实行。

“我看不仅吃的可以换取宝贝,生产工具、柴草、牲畜、衣物、食宿等等都应该换到相应的宝贝。”

“有道理,遇到特殊年份,或是粮食减产绝收,或是野兽减少,或是冬季无鱼可猎,只要你有宝贝在手,就可以高枕无忧。”

“我看不如这样,咱们可以从每次交换成功的活动中,提取一些管理费用,作为我们这些人的酬劳,这件事可以有专人负责征收。”隶首和季默的看法一致。一番解释之后,与会诸人举手通过了季默的提案。接着,大家趁热打铁,决定委派头脑灵活的康恺负责此事。这是原始社会人们心地纯朴,生活简单的一种自由贸易,可惜后来被游牧部落为主的以强盗抢劫行为改变了人们的纯朴简单的生活,为了保护自己的部落和领地,于是国家和阶级产生了。

当然,这是后话,且说轩辕安排好这些,刚松一口气,门外匆匆跑进一个人,来人是羲诚的儿子——蜜。

一大早,羲诚便身背弓箭,手握石矛,带着蜜出去打猎。

爷儿俩个爬了几座山也没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