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轨道,那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以我大汉目前的国力远远做不到。”
诸葛亮摇了摇头,虽然他觉得这马车和铁轨很不错,但铺设起来耗资太恐怖了。
刘协淡淡笑道:“朕并不是打算眼下就铺设铁轨,朕只不过将这个设想告诉你们罢了。”
“而朕之所以给伱们看这些,是想让你们进一步理解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试想一下,假若这些铁轨在我大汉境内铺设完成,那如果我大汉某地发生天灾,但它将各地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并且迅速送往受灾地,百姓又怎会恐慌?”
“若发生战事,后勤粮草的运输也不再那般艰难,军队也能更快前往支援。”
“此外各地商贸开展皆会便捷许多,南北两地的往来也会更密集,好处简直数不胜数。”
刘协说着伸出右手,紧紧攥成拳头,沉声说道:“这,便是技术的力量!”
刘协的一席话,简直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因为他们此前从没有这样的概念。
谁都知道技术重要,但他们对于发展技术的认知太过片面了,而刘协刚刚为他们做出了一个归纳和总结。
研究发展技术对农业、商业、军事多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能提高生产力。
“可是陛下,发展技术提高生产力固然重要,但您还没说该如何农商并举。”
“因为即便农业因为技术提高而繁盛了,但商业发展过快也会对农业造成影响不是吗?”
司马懿询问道,他觉得有些跑题了。
或者说这才是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刚刚刘协在说的都是如何提高生产力,却没有说到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行农商并举。
刘协竖起一根手指,说道:“第一,支持发展贸易,大力推进民间商业活动,放宽限制,但同时提高商税的征收。”
“第二,着重外部贸易,即丝绸之路,通过贸易从他国赚取财富。”
“第三,用收取的商税成立农业补贴基金,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同时与推行一系列的利农政策。”
“第四,由朝廷进行调控,出台严苛法律、调节粮价,不使商人独大,从而破坏农业延续性。”
“孔明和仲达觉得如何?”
刘协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对于农商并举的看法,接着笑着向两人问道。
虽然只是一些比较粗陋的想法,但他也不是立刻要全盘推行,需要经过不断尝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