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912章 饶我心头一寸冰(2 / 3)

等女子崛起的讨论。

在北翼王朝权力交替的风云变幻中,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正在悄然兴起。

京中辩论之风日盛,三日必见鸿儒论道于高堂,两日便有学子争锋于书舍。自翰林院至各州府书院,凡有文人雅集之所,必闻唇枪舌剑,辩声不绝。

且如今大家论辩都不能用日常口水话互怼,必得吟诗作词才能跟得上形势,否则会遭人白眼。

人家会说,“你一个白丁,连吟诗都不会,有什么资格参与讨论?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女子?”

一时之间,文人往来,非但不敢妄言俗语,即便寻常对答,亦必引经据典,务求字字珠玑。

除此之外,市井间商队络绎不绝,码头上的货船桅杆如林,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

北翼文运方亨,商道鼎盛,国势日隆,北翼强大起来。这一切都在时安夏的预料之中。

她这一世重生归来,为北翼殚精竭虑的使命,到今日终是圆满。从此往后,她只想寻回夫君,带着儿女,过那寻常百姓的生活。

朝堂纷争,京城浮华,都让她身心俱疲。如今,正是抽身而去的良机。

马车晃晃悠悠行了半月,终至朱城。

这一路颠簸,她与长子一一尚能支撑,唯独两个女儿遭了大罪。本就纤细的身子骨更显单薄,直教随行的孟娘子与几位乳母心疼得不住抹泪。

随行众人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大房一家。大伯时成逸携妻于素君、幼女时安雪同行。

时成逸此去,实则是自请调任。他主动向朝廷请命,领了铁马城屯田使一职,专司军户农耕、盐铁专营及边关互市之责。

这相较于他在京中的官职,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降级外放。

然时成逸浑不在意,他心中所念,一是要在边关做番实事,二是不忍侄女孤身远行。

大伯母于素君自是夫唱妇随。独子时云舟因要专心备考,不得不留在京中。

而时安雪惊闻夜宝儿跳崖失踪,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寻。

小姑娘哭着哭着,抽条似的长高了几分。

众人安顿在朱城驿站后,时成逸仔细考量了行程,向时安夏提议改走水路。

“这个时节正值秋水澄净,既无盛夏暴雨,又少寒冬朔风。若改乘官船,不仅行程平稳,两个小丫头也能少受些颠簸之苦。”他说出这番话,自是查过了河流所经路段,“是绕了些,但我算过,顶多晚几日。”

时安夏欣然接受,“大伯父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赶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