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81章 理学之冠(3 / 6)

从陈景恪强调二象性,就可以看出,他说的‘天’也是华夏文明所说的‘天’。

既然大家头顶的是同一片‘天’,那这篇文章就不是对传统法礼的动摇,而是拓展。

从单一的血统赋权,变成了天赋和血赋兼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对整个华夏文明的拓展,儒家和理学自然也能受益。

他甚至已经有了许多想法。

只是时间太短,这些想法还都很零碎,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

马子才一直在关注弟子的表情,见他陷入沉默,不禁非常担忧。

怕他和自己一样被打击到。

不过很快曹端就变得兴奋起来,显然并没有被打击到。

然而,这更让他担心了。

这弟子不会被文章洗脑,要改换门庭吧?

曹端不知道老师的想法,还以为他担心自己受打击,安慰道:

“先生无需担忧,我无碍的。”

马子才迟疑的道:“正夫,你似乎并不担心?”

曹端没有做太多解释,只是道:

“先生,安平侯所言的天,就是华夏数千年来所信奉的天,亦是我理学尊奉的天。”

马子才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转忧为喜道:

“是了是了,我真是糊涂了……”

然后看向曹端,欣慰的道:“正夫,你已然超过为师矣。”

曹端谦虚的道:“先生过誉了,学生要和您学的还有很多。”

之后师徒俩就开始仔细研究起人权篇,并探讨在理学中的应用。

越讨论,就越是兴奋。

马子才也逐渐恢复了理智,并且说出了一句话:

“只要这天不变,我理学就不会没落。”

然后他又赞叹道:“安平侯真乃生而知之者也。”

生而知之者,这算是对人才学的最高评价了。

就连曹端这样的神童,大家对他的评价也只是天赋奇才之类的。

曹端亦敬佩的道:“安平侯所学,吾不及也。”

“先生,我准备去一趟洛阳,当面向其求教。”

马子才并未拒绝,反而非常支持:

“人权篇一出,理学被压已是必然,我们也无需做垂死挣扎。”

“好好学习他的优点,改良我理学思想,为未来争取机会方为上策。”

“听闻安平侯为人宽容大度无私,你诚心去求教,他必不会拒绝。”

说到这里,他遗憾的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