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感激秦锋才行。川省,黄田坝。这里原本只是一片荒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政府撤进了川省,在这里修建了机场,结果经常成为小鬼子光顾的目标,等到新中国建立之后的1956年,第二批援建航空工业的项目签署后,上级决定建立132厂,正好利用了这里之前修建起来的机场,于是,原本荒凉的郊区逐渐发展起来。至于同一个城市里的611所,则是为了搞歼九项目成立的,当时已经是1970年的事情了。国门打开之后,132厂对外以成都飞机公司的名义搞外贸,同时也搞军转民,市区里公交车的椅子,上面都写着成飞的厂名,他们还曾经造过偏侉子,不过,重点依旧是搞军工,造飞机。经过无数双劳动的手,132厂以及周边街区都已经发展起来了,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别兹留特科走下212,站在了132厂的门口,他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从厂门口开始向里,到厂房,到车间,到家属院,甚至是路边的变压器,都是那么的熟悉,完全和米高扬的飞机厂一模一样!不管是位置,布局,还是建筑的样式,都让他有一种亲切感。这也是容易理解的,毕竟工厂的设计图就是从老毛子那里拿过来的。当年利用米高扬工厂的图纸,建立起来了112厂,而132厂又是112厂的复制厂,自然都一样了,当年也不用重新找人设计,只要对着图纸施工就可以了。“别兹留特科先生,我们进去吧,您是先看看工厂,还是看看您的住所?我们给您专门腾了个两室一厅出来。”厂长侯武笑呵呵地说道。米高扬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主管动力系统,简直就是为他们132厂设计室量身定做的啊!必须得把这个老毛子给招待好了,以后可是挑大梁的角色!侯武在接到了消息之后,立刻就安排厂里的接待,务必要让这位受到惊吓的老毛子设计师体会到家的温暖。“我先看看你们的超七项目吧!”别兹留特科说道:“你们不是打算给这款飞机安装rd33发动机吗?我来看看机身是否匹配。”“好,走,去我们厂设计室。”按照当年的安排,132厂根本就不需要设计能力,全套的图纸和资料,只要从112厂转交过来就行,但是,资料过来了,也得有人看懂啊!看懂之后,也需要有人把图纸转换为零件啊,当年招收的那些工人,可不是个个都精通的。所以,132厂就组建起来了自己的设计室,原本是用来消化吸收设计资料并且转化成为产品的,但是到了后来,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