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阵图啊,其可谓是源远流长!】
【春秋时期,随着诸侯间混战的开始,因应实战需要的“三阵”诞生了。“三阵”即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横向配置,以中军为主力,左、右两翼机动掩护。】
【在公元前707年的繻葛之战中,郑庄公采用了称为“鱼丽阵”的新阵法可被视为“三阵”的杰作。】
【“三阵”之后演化为“五阵”,“五阵”是晋国军队在攻打北方狄人时创造的阵型。由于战场处于山地,不利于战车展开,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当时晋军主帅魏舒“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为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即将步卒以前、后、左、中、右五个方位加以编排,自前向后,人员由少及多,左右两个方阵位置靠前,在拱卫中军的同时,亦可相机包抄敌人。】
【战国时期,骑兵、弩兵等新式兵种的出现,“五阵”这种讲求纵深与协同作战的阵法在实战中愈益成熟。】
……
秦始皇嬴政:虽然朕不是很懂并法,但“五阵”之法确实在军中广泛运用。
王翦:陛下说的是,我们大秦主要以成列的轻装步兵为前队,以战车与持戈、矛等长兵器的重装步兵为中军,中军左右两翼分别部署披甲步兵以为拱卫,而中军之后复有数列重装步兵殿后,构成十分完善的“五阵”阵型。
蒙恬:其次为弩兵阵列居前,车阵与骑兵阵分列左右,车步骑的混编阵列则位于中后部,各兵种的特性通过阵法的组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强大的集团战斗力也由此得以释放。
……
【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在“五阵”的基础上又归纳出了“八阵”和“十阵”。《孙膑兵法·十阵》指出:“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
……
三国诸葛亮:这都是先人的智慧啊,我的八阵图也是根据这些先人的经验智慧得以完善的。
李靖:八阵本一也。
三国刘备:军师果然博学多才啊,我得孔明如鱼得水啊。
三国诸葛亮:主公谬赞了。
三国曹操:上面那两货,还要脸吗?搞这来自卖自夸来了。
……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阵法、阵图已成为华夏古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无论是“三阵”还是“五阵”、“八阵”,强调必须因时因地进行兵员配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