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阁。
窗外雪花飘然,阁中一案,一炉,一茶,唯三人,柴火小声噼啪,似不敢扰此静然一幕。
桂先生自顾倒茶,同乐先生共饮,这便双手着于炉上,意在驱寒,一路风尘,尚去三分。
言先生瞧赋卷,移不开眸子,连连翻阅,震惊于眼,一览无余。
这便缓缓放于桌,长舒口气:“二位兄长,这事,言长必助二位!”
到了这步,见了辞赋,言先生不同之前,为的兄一名而助,现时却由衷帮却。
“多谢言长!”乐先生感激不尽,这便亲自倒茶,敬过一杯,三人同饮,罢了,言先生取得纸墨,上书龙飞凤舞。
这便唤人送于宫中,不曾明言救得辞旧,只言自个才疏学浅,难堪大任,望圣人另寻他人。
这般言辞,断然得罪圣人,言先生却无惧意,如辞旧这般俊才,若枉死狱中,实属文道之损。
这便罢了,三人多寒暄一会功夫,二位先生起身告辞,今日来并非叙旧,还得寻其他几位,一一请求。
乐桂二位先生,这又马不停蹄赶往白朗书院,寻得一先生,展辞旧文采,同言先生信物。
加之二人亲至,与之其交情,于公于私,这忙也的帮却,与言先生相同,着信一封,送于宫。
这又动身,一一拜访,个个答应,于黄昏落日前,乐桂二位先生止步,一脸疲意,端的乏累。
二人身不再朝堂,不再京城,只居乡野山间,然交友甚广,莫说大乾,便是周幽二国,亦有友人。
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者运作,可动摇大乾文道,亦将圣人迫使,他不敢怒,亦怒不得。
而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寻一客栈住下,夜观天象,星辰璀璨,北斗入眼,其上紫薇闪烁,二人默不作声。
于宫门闭时,皇后马车行来,唯见李伯笑吟吟地,站于宫前等候。
于身前止步,闻马车中传声:“李君,端的精明,皇后亦敢算计!”
闻此声,李伯拱手笑言:“鱼国公缪赞,些许小聪明,上不得台面。”
再有人出声:“李伯虽为瑶儿贴身,然为我大乾智囊,闯这般大祸,圣人皆闭口不言,不曾问罪于李伯。”
“可惜,当年不曾跟随于您,教授我一招半式,不然,何须落得个散闲人。”
“哪里话!”李伯摆手:“天色渐晚,几位进宫吧!”罢了,这一拱手相送,马车渐渐远去。
李伯遥望,轻笑一声:“老东西!”
罢了,这便掏出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