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辞赋残缺不全,却字里行间不失逍遥意,当属千古词,鱼小夏抬头,目光闪烁不语。
王公公站一旁,见她将辞赋收起,这又道:“随本宫去趟鱼家。”
王公公称一句是,出去准备,一脸苦笑,他于圣人前递鞋子,实则为皇后之人。
自个并不曾有坏意,亦不曾有谋权篡位之心,奈何李伯拿捏死他,但凡李伯前去圣人旁说句自个为皇后之人。
他必死无疑,这也是为何,李伯交给自个画卷,他急匆匆回来,他不敢不给,皇后询问瑶儿情况。
他也得站李伯一方,说句可怜至极,此事好像就那般,可其中却危险不断,唯有三面逢源,自个才能保命。
他没了根,可从一个小太监到这步,也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不然,早被抛尸乱葬岗了。
皇后亦知李伯此举何意,无非是想让自个保下那俊才,他不会无故赠自己辞赋,且拿残词而来。
这词显是李伯焚烧,意图简单,若给全词,若她拿此词面见圣人,瑶儿可保,她若不帮忙,那俊才必死。
给自个残词,她若想保瑶儿,需得用这辞赋,若想得这全辞赋,需得保下那俊才。
不用想,李伯吃定她,她定会保瑶儿,先帝阁中瑶儿言辞,也断然是李伯教的。
便是故意激怒圣人,将瑶儿打入死牢,迫使她不得不出手,且还需快些出手。
李伯这一局,谁也逃不得,没这辞赋,赢不了周,幽二国,赢不了就得丢失国土,大乾就得乱,想得辞赋,需得保下作词之人。
皇后亦无法,她想救瑶儿,救大乾,就得被李伯牵着鼻子走。
再说乐先生,桂先生,二人一路疾驰,入了京城,这便联系李伯,知入了大牢,二人不敢耽搁,这便动身。
南阳学宫。
二位先生拜访,学子并不认识,见二位风尘仆仆,直言寻找山长,这便通报。
一会功夫,便来个白衫男子,气质儒雅,随和不凡,见是二人到访,这先生急忙拱手:
“二位师兄,你们怎么入了京?”原是乐桂二位先生的师弟,名唤言长。
这说着便亲迎入内,来往学子见山长亲迎,纷纷大惊,不知今日来了何人,需得山长这般厚待。
入一竹阁,这才询问来意,乐先生无奈苦笑,“是我一子惹了祸,入了死牢。”
桂先生显得直接:“言长,还需你帮忙,若不然,我那弟子危矣。”
望二人一脸愁容,言先生顿感疑惑,到底是怎样一子,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