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过了五年。姜玄已经10岁了。
苦竹村有一小湖,湖水清澈透明,清晰可见湖里无数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仿佛不知疲倦。
姜玄今天一如既往的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下湖游泳摸鱼。嬉戏玩闹后,各自回家。
姜玄回到家看到母亲正在厨房做饭,于是过去帮母亲添柴火,洗菜,打打下手。姜母微笑道:“饿了吧,马上就好了。”
吃过晚饭后,母亲在一旁裁剪布料,父亲出去闲逛了。
姜玄在房间里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
姜父姜母起床忙活了一阵后,突然奇怪地道:“玄儿今天怎么还没起床?往常这个时辰早在院里活蹦乱跳的了。”
姜母也感觉奇怪,遂直接往姜玄房间走去。姜母在门外叫了几声,不见应答。
直接推门走了进去,见儿子还在床上睡着,又喊了两声,还是不见醒来,走过去摇了两下,不见醒,摸了摸额头,发现很烫,连忙起身叫姜父去把村里一个懂点药理的长者请来。
这名长者名叫张辉,年轻时曾去外面闯荡过一段时间,期间遇到一个游方郎中,跟着其学了一段时间,但由于郎中医药水平也不怎么样,又不肯倾囊相授。
因此张辉虽然懂点药理,但也仅仅只是懂点,能按部就班的治疗一些常见小疾病。
张辉来到床前摸了摸姜玄的额头,确认是受寒发热,但又有些奇怪,受寒发热虽然也不可小觑,但那是针对婴儿和老年人来说,毕竟这个年代医药还没发展起来,抵抗力弱生一些小病也必须重视。但姜玄都十岁了,正是精力旺盛之时,怎么会因为发热严重到昏迷不醒呢?
随后张辉指导着姜母用湿毛巾给姜玄进行降温,又将窗户关上防止清晨冷风吹进来加重病情。又取出几株晒干的草药让姜母等姜玄醒后煎煮给姜玄喝。
时间就在姜玄的昏迷喝姜母的担忧中来到了中午。此时姜玄的已经退热了,但还是没有醒。
姜父又去找张郎中前来查看。但张郎中摸摸姜玄额头又拉过姜玄手腕把脉,只查出脉象平稳,也已退烧,但为何昏迷不醒,却是没有丝毫头绪,也只能宽慰姜父姜母两句就离开了。
转眼天黑了,姜父姜母担心了一天,但姜玄丝毫没有醒来的迹象。姜母也只能守在床边,向姜林道:“玄儿从昨晚到现在已经昏迷一天一夜了,若是明早还不醒,就送到乡里找郎中看看。”
姜父道:“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