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激战长江(1)——辅公祏叛唐(4 / 16)

敌,畏首畏尾,差点致使战线崩溃,全军覆没。如果不是副将王雄诞艺高人胆大,主动夜袭敌营,大败李子通,后果将不堪设想。故而,这一仗虽然大获全胜,完全是王雄诞一人力挽狂澜。应该说,辅公祏在众人面前把人丢大发了,威望更是大大受到折损。

此战之后,杜伏威仿佛找到了借口,开始不断压制辅公祏,一点点剥夺他手中的权力。怎样剥夺辅公祏的权力呢?但凡遇到重大的作战任务,杜伏威不再委派辅公祏领兵出征,而是起用一批年富力强的新派将领,从而分割辅公祏的权柄。其中,以杜伏威的养子阚棱、王雄诞为代表。

先前,杜伏威曾在江淮军中,挑选了三十余名骁勇善战之士,将他们收为养子。在他们当中,尤以阚棱、王雄诞二人,最为拔尖。于是,阚棱和王雄诞,自然成了这三十多名“养子”的领头之人:

伏威选军中壮士养为假子,凡三十馀人,济阴王雄诞、临济阚棱为之冠。 (《资治通鉴》)

同时,杜伏威亦是非常倚重这两个养子,任命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暗地里悄悄分割辅公祏的兵权。加上阚棱、王雄诞二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可谓是杜伏威集团中的一对“双子星座”。因为阚棱年长于王雄诞,故而,军中一致称呼阚棱为“大将军”,称王雄诞为“小将军”。

特别是王雄诞,此人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两次救过杜伏威的性命;并且,在攻打李子通的过程中,主动袭营,力挽狂澜,击败李子通。从哪一方面来讲,王雄诞堪称江淮第一名将。因而,杜伏威一直将王雄诞视为心腹爱将,对他寄予厚望。此后,凡是领兵作战的任务,杜伏威全部委托于王雄诞。

后来,在与李子通的最后决战中,杜伏威特意任用王雄诞为主帅,命他率军出击。果然,王雄诞没有辜负杜伏威的期待,凭借其过人的用兵智慧,击溃李子通主力,一举将其生擒。而后,王雄诞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续歼灭汪华、闻人遂安两股势力,为杜伏威彻底拿下江淮,立下了不世之功。

杜伏威重用阚棱、王雄诞等新派年轻将领,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防止辅公祏一家独大,权力膨胀。辅公祏不是傻子,他当然看得出来,杜伏威已经不信任自己了,这是要逐渐架空自己,削夺兵权。如此一来,辅公祏内心渐渐滋生不满,与杜伏威的关系产生了裂痕,慢慢地分道扬镳。

既然已经从内心深处和杜伏威反目,辅公祏也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你不仁,也就休怪我不义。不过,在表面上,辅公祏却不能表现得太过露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