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激战长江(1)——辅公祏叛唐(3 / 16)

吃的,绝不会让辅公祏挨饿。有人会觉得,如此亲密的关系,普通的外人,肯定是不能轻易挑拨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越到后来,杜伏威与辅公祏的关系,竟然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的产生,不是来自外人的挑拨离间,而是来自杜伏威的一己私心。

随着杜伏威的实力日益壮大,他的地盘日益扩张,取而代之的,便是其唯我独尊的霸主之心。久而久之,杜伏威愈发惴惴不安,开始对曾经的好友辅公祏越来越猜忌,越来越不放心。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辅公祏手中的权力太大了,尤其是他在军中的威望日渐上升,明显盖过了杜伏威本人。虽然,杜伏威是江淮军事集团的领导者,负责总体掌舵。可是,兵权却始终握在辅公祏手中。每逢大战,向来是辅公祏率军出征,这为他在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信。试想一下,辅公祏手握兵权,倘若他想要造杜伏威的反,只需振臂一呼,就可以将杜伏威拉下马来。

更重要的一点,即人性的弱点: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往往打天下时,可以肝胆相照,托付生死。可是,一旦坐稳了江山,出于维护统治的私心,自然会对曾经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无端猜忌,甚至痛下杀手。当然,杜伏威也不例外。辅公祏声威日隆,逐渐让杜伏威有了危机感,开始将辅公祏当作假想敌,根据史书记载:

初,杜伏威与公祏相友善,公祏年长,伏威兄事之,军中谓之伯父,畏敬与伏威等。伏威浸忌之,乃署其养子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潜夺其兵权。公祏知之,怏怏不平,与其故人左游仙阳为学道辟谷以自晦。 (《资治通鉴》)

起初,杜伏威和辅公祏的关系,还是比较友善的。毕竟,两个人从年轻时就是刎颈之交,一路携手并进,打拼出如今这份基业。由于辅公祏年长,所以,杜伏威一向以兄礼待之,将辅公祏当作兄长看待。正因如此,江淮军中,大大小小的将领、校尉,乃至士卒,都尊称辅公祏为伯父,像敬畏杜伏威一样,敬畏辅公祏。

时间一长,杜伏威的心中,渐渐有些不是滋味了,明明自己才是江淮之主,可是现在,全军上下,却只知有主帅辅公祏,却不知有吴王杜伏威。杜伏威敏锐地感觉到,辅公祏的风头,已经明显盖过了自己。出于完全的利己主义,杜伏威打算,不能让辅公祏继续拥有如此泼天的权力,必须予以分割,对其采取制衡之术。

正好,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杜伏威委派辅公祏为主将,王雄诞为副将,率军讨伐李子通。在这场进攻李子通的战争中,辅公祏恃勇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