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李高迁,率军驰援。然而,没等援军抵达,唐军粮草耗尽,李大恩只好趁夜突围,半路遭遇突厥伏击,唐军大败,损兵数千,李大恩战死。李大恩的捐躯,令唐高祖非常痛惜。战后,独孤晟因为救援不力,被唐高祖发配边境戍守。
此次突厥围击唐军,刘黑闼不遗余力,充当了一回突厥人的帮凶。在一定程度上,双方的同盟关系,算是确立下来了。刘黑闼帮助突厥,打败唐军;自然,作为回馈,突厥也要帮助刘黑闼东山再起。就这样,刘黑闼借助突厥势力,死灰复燃。
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初一,刘黑闼纠集万余突厥骑兵,入寇山东,抄掠河北。与此同时,颉利可汗亲率五万铁骑,一路南侵,直扑汾州,策应刘黑闼在河北的行动。刚刚平定下来的河北,再次陷入战火的深渊。
对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叛乱,唐高祖李渊非常恼火。他觉得,这个刘黑闼,为什么如此“锲而不舍”、阴魂不散,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把他打败了一次,还要卷土重来,为什么偏偏要与大唐为敌。愤怒之下的唐高祖,开始有些不理智了。
于是,唐高祖传令给太子李建成,让他严惩山东、河北叛乱分子的亲属,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坑杀;其余老弱妇孺,全部驱入关中,充当劳役。李渊准备通过这种方法,敲山震虎,震慑刘黑闼。试想一下,如果唐高祖真的这么干了,势必会激起河北人民对唐朝的仇恨,必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当然,唐高祖最终并没有这么做。李渊一时头脑发热,可是,秦王李世民却非常清醒,绝不能大开杀戒,那样只会葬送大好局面。于是,李世民亲自出面,耐心地劝谏父亲,向唐高祖陈述利害关系。在儿子的劝说下,李渊收回了成命,放弃了这种做法。不久,唐高祖诏命燕郡王罗艺,率兵攻击刘黑闼:
黑闼既降,已而复反。高祖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 (《旧唐书·太宗本纪》)
唐高祖明白,刘黑闼之所以能够大张旗鼓,二度反叛,主要原因,背后有突厥撑腰。并且,为了配合刘黑闼的反唐行动,颉利可汗亲率五万铁骑,大举南侵,以牵制唐军。所以,若要全力对付刘黑闼,必须要击退突厥的南侵。
颉利可汗率大军南下,先是直扑汾州;然后,派遣数千骑兵,向西劫掠灵州、原州等地,形势异常严峻。不过,唐高祖很快作出应对之策。李渊决定迎战突厥,命太子李建成率军出豳州道,秦王李世民率军出蒲州道。太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