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挫败了突厥的势力扩张:
颉利初嗣立,承父兄之资,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国之志。高祖以中原初定,不遑外略,每优容之,赐与不可胜计。颉利言辞悖傲,求情无厌。 (《旧唐书·突厥列传》)
包括李唐王朝戡乱河北,讨伐刘黑闼的战争,也是抵制突厥势力渗透,打击突厥染指中原企图的举措。唐高祖李渊明白,将来一统天下之后,大唐与突厥之间,必有一战。在此之前,不如先拿这些突厥的马仔练练手。刘黑闼这块绊脚石,必须要搬掉,可以打掉突厥的气焰。
正是因为有突厥势力的支持,才让刘黑闼有了死灰复燃的机会。洺水之战惨败后,刘黑闼带着两百残兵,北走突厥。虽然,史书中没有具体记载,刘黑闼逃到突厥后,具体的表现。但是,可想而知,刘黑闼肯定是费了不少口舌,说服了颉利可汗,获得了突厥的支持,重整旗鼓,杀回河北。
关于刘黑闼的死灰复燃,有一件事情,直接导致了河北叛乱又起,那便是李唐与突厥之间的军事摩擦。
武德五年(622年)四月二十一日,突厥大败唐军,时任代州总管的李唐大将——定襄王李大恩,被突厥所杀。在此之前,突厥多次兴兵南下,入侵唐朝边境重镇。作为唐王朝镇守一方的边将,又是驻守代州的军政长官,李大恩不想总是这样被动挨打,打算主动出击,给突厥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李大恩上奏朝廷,称突厥境内爆发饥荒,自顾不暇,可以趁此机会,大举出兵,夺取马邑。唐高祖也有出击突厥之意,接到李大恩的上书,便同意了这个作战方案。紧接着,唐高祖派遣殿内少监独孤晟,与李大恩共同领兵,讨伐苑君璋部。苑君璋本来是刘武周的旧部,刘武周死后,统领了刘武周的部众,依附于突厥。
出兵之前,李大恩和独孤晟约定好了,二月份两军会师。并且,李大恩提前率军赶到。可是,独孤晟所部,行动迟缓,在路上磨磨蹭蹭,耽误了不少时间。这样一来,突厥得到消息,迅速向唐军合围过来。
此时,刘黑闼刚刚逃亡到突厥,觉得这是东山再起的好机会,表现得尤为积极,上蹿下跳。看到刘黑闼如此积极,突厥人求之不得。颉利可汗出动了数万铁骑,武装刘黑闼,进围李大恩。
由于独孤晟没有及时赶到,与主力会合,致使李大恩孤军深入,只能屯驻新城,坚守待援。不久,刘黑闼与突厥数万铁骑,气势汹汹地杀来,李大恩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苦苦支撑,对抗数倍于己的敌军。
得知唐军被围,唐高祖急忙命右骁卫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