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王世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王世充的仇家——独孤机之子定州独孤修德兄弟。前文说过,武德二年(619年),独孤机等人曾经计划铲除王世充,可惜走漏了风声,王世充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杀害了独孤机等人。所以,独孤修德与王世充是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现如今,风水轮流转,王世充虎落平阳,独孤修德为父报仇,亲手手刃了王世充。
王世充当众横死,正好了却了唐高祖的一块心病。事实上,李渊也不想让王世充活着,只不过碍于情势,才退而求其次,判其流放。但是,唐高祖始终如鲠在喉。谁料,独孤修德为父报仇,当众杀死王世充,恰恰帮唐高祖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事后,唐高祖并没有追究独孤修德当众杀人之罪,只是将他处以免官的惩戒。
毫无疑问,王世充之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这位曾经虎视中原,叱咤风云的枭雄,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终结了自己毁誉参半的一生。对于王世充其人,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甚至充满了口诛笔伐:
世充奸人,遭逢昏主,上则谀佞诡俗以取荣名,下则强辩饰非以制群论。终行篡逆,自恣陆梁,安忍杀人,矫情驭众,凡所委任,多是叛亡,出降秦王,不致显戮,其为幸也多矣。 (《旧唐书·王世充传》)
王世充被杀后,其余王家的兄弟子侄,相继在流放蜀地的途中,被唐高祖以谋反罪处死。随着王世充与王氏一族的死于非命,李唐王朝的一大心腹之患,消弭于无形之中,斩草终于除根。
窦建德、王世充先后命丧黄泉,但是,王、窦二人的一些余党,还散落在各地。对于这些人,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疏高祖,希望以宽宏为本,不要继续追究了。最后,唐高祖采纳了孙伏伽的意见:
兵、食可去,信不可去,陛下已赦而复徙之,是自违本心,使臣民何所凭依?且世充尚蒙宽宥,况于馀党,所宜纵释。 (《资治通鉴》)
处置完王世充、窦建德之后,接下来,唐高祖便要努力抚平战争创伤,开展战后的安抚工作。不久,唐军刚刚班师,唐高祖下诏,宣布大赦天下,百姓给复一年,也就是减免百姓一年徭役。
另外,陕、鼎、函、虢、虞、芮六州,因为在战争当中,为大军负责转运粮草物资,居功厥伟;而罗艺管辖的幽州,长期孤悬河朔,抵抗窦建德的进攻,也是非常艰苦。于是,高祖特意下令,这些地方一律减免两年赋税、徭役。并且,战后当地的律令格式,继续沿用隋朝开皇年间的典章制度。
除了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