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与唐军对峙于虎牢关,窦建德遭到的打击,接二连三。先是被李世民设下埋伏,折了三百余人的兵马。紧接着,又收到了李世民这封充满火药味的书信。隔三差五来一个晴空霹雳,窦建德头上就算有个避雷针,也躲闪不及。虎牢关决战才刚开始,唐军就在士气上,压倒了窦建德夏军。
就在李世民率领玄甲军,在虎牢关首战告捷,与窦建德灵活缠斗之时,唐军主力对于洛阳城的围击,也在有序展开。
攻取洛阳,破郑灭夏的要领,在于兵分两路,双管齐下。这是李世民制定作战计划的初衷,李元吉、屈突通指挥唐军主力,围困洛阳,牵制住王世充,不让他与窦建德合兵;另外一边,李世民亲率一支三千五百人的玄甲军精锐,长途奔袭,于虎牢关预先设伏,直击窦建德大军,灭掉王世充最后的希望,迫使其开城投降。
所以,两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了哪一步,哪一步要是完成得不好,都不利于唐军攻下洛阳,破郑灭夏。应该说,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玄甲军,在虎牢关对战窦建德,开了一个不错的好头,首战击败夏军精锐,杀敌三百余人,给了窦建德当头一棒,重重挫败了他的军心、锐气。
与此同时,负责围困洛阳的李元吉、屈突通,自然也没有闲着,开始对洛阳展开适度的军事进攻,配合李世民在虎牢关的行动。齐王李元吉虽然性格毛躁,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帅之才。幸好,李世民临去虎牢关之前,留下老将屈突通,命他辅助齐王,率领唐军主力,围困洛阳坚城。
屈突通历经隋、唐两代,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所以,有屈突通这样的名将辅佐,李元吉指挥唐军,围攻洛阳,不再像太原失守时那样荒唐。虽然比不上李世民克敌制胜,出其不意,但也算指挥得中规中矩,稳扎稳打,而且鲜有败绩。
李世民走后,唐、郑双方在洛阳城下的交战,互有胜负。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唐军占尽上风,郑国不过是穷途末路,垂死挣扎罢了。而李元吉、屈突通围击洛阳的行动,也为李世民的虎牢关决战,争取到了更大的胜算。
前文说过,洛阳城外数次大战,王世充损失惨重,没有哪一仗,不是被李世民打得找不着北,尤其是“青城宫之战”,江淮劲旅几乎死伤殆尽。万般无奈之下,坐困孤城的王世充,只好向窦建德求援,相约共同夹击唐军。之后,窦建德领兵十余万,驰援洛阳。这样,才让李世民决定兵分两路,围城打援。
虽然,窦建德来是来了,似乎让王世充看到了最后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