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章 两军对阵(2)——缠斗虎牢关(3 / 16)

之大,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凭借三千五百玄甲军,对抗窦建德的十几万夏国大军,并一举将其击灭,最终取得虎牢关之战的完胜?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先不论胜负如何,能不能守住虎牢关防线,挡住窦建德的兵锋,都是一个大问题。敌众我寡,兵力悬殊,怎样排兵布阵、迎战夏军,成为了李世民与玄甲军将士,最应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简单来说,与夏军一战,这个仗到底该怎么打,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战法?

李世民深知,他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尽管玄甲军英勇善战,举世无双,但毕竟人数太少,只有三千五百精锐,还不到一万人。如果仅凭这三千五百人,去和窦建德的十几万兵马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必然会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所以,照眼下形势来看,硬拼绝非上策,只能另辟蹊径,制造战机。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既能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又能保存己方实力,将损伤降到最低。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况且,戎马倥偬这么多年,已经让李世民的指挥艺术、用兵智慧,逐渐变得成熟,变得炉火纯青。如何用兵布阵、打击敌人,李世民的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主张。

思前想后,李世民想到了一条方略,用来对付窦建德的十余万夏军:缠斗。所谓缠斗,简而言之,就是通常所说的消耗战、游击战。李世民也清楚,自己兵少,窦建德兵多,正面硬抗,肯定占不到便宜。

不过,打消耗战,却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戏。他曾经运用这套战术,先后灭了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等强敌。正是因为有着这么多成功的先例,李世民信心十足,他相信,只要调度得当,以少量的玄甲军兵力,也能死死扼守住虎牢关天险,牵制住窦建德主力,使其大军无法前进,越过虎牢关,与王世充合兵。

也就是说,李世民与麾下的三千五百玄甲军,要像一根结实的绳索,牢牢缠住窦建德,令他不得抽身。李世民捏准了窦建德的软肋,夏国兵马千里行军,人困马乏。等到夏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之时,便是唐军大举反攻的良机,定能一战而定。这就是李世民缠斗夏军的具体策略。

面对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与玄甲军对峙于虎牢关的咄咄逼人之势,李世民临危不乱,制定了缠斗夏军的战法。客观地讲,这的确是一条能够克敌制胜的妙计。接下来,李世民便要正式实施。他是一个典型的行动派,从不喜欢拖泥带水,既然决定要打,就要迅速行动,来个出其不意。

很快,李世民率领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