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公被俘后,窦建德并没有杀他,还收降了他原来的旧部,准备带着他们,一起救援洛阳。
平定孟海公后,夏国后方基本趋于稳定,且窦建德的军事实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扩充。而此时,兵马、粮草均已筹集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于是,窦建德决定,要亲率大军,去解洛阳之围,夹击唐军。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窦建德命大将范愿留守曹州,自己则亲率夏国全部精锐主力,以及新收降的孟海公、徐圆朗部众,总计十余万兵马,号称三十万大军,从河北开拔,浩浩荡荡,向西救援洛阳。
窦建德亲率十余万夏国大军,向洛阳进发,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首先,夏军兵至滑州,驻守滑州的郑国行台仆射韩洪,一看是窦建德大军,立即打开城门,接应夏军。因此,夏军暂时驻扎于酸枣。
不久,窦建德继续挥军西进,连克管州、荥阳、阳翟等地,水陆并进,以船运粮,溯黄河西上,声势尤为浩大。窦建德如此大张旗鼓,高调出兵,目的无非有两个,第一,告诉王世充,自己已经率军赶到;第二,也是为了震慑唐军。
王世充得知窦建德来援的消息后,大喜过望,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窦建德给盼来了。因此,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派遣手下大将郭士衡,率领数千兵马,前去与窦建德的部队会合。会合之后,窦建德部在成皋东原驻营,并于板渚营建宫室。紧接着,窦建德又遣使与王世充互通消息,希望东西夹击唐军。
唐朝东征中原的两大强敌,终于联合在了一起,齐聚洛阳。李唐王朝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唐、郑、夏三国大军,即将在洛阳城下,展开一场千古大战,这也是决定天下走向的一场大战。
再来看看窦建德这边的情况。
按道理,窦建德率领十余万大军,抵达洛阳,应该立即与王世充夹击唐军。不过,窦建德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他还是给双方留了一丝余地,决定先礼后兵。一方面,窦建德出兵救援洛阳;另一方面,他则与唐军保持联系。
刚刚驻军下来,窦建德便给李世民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窦建德希望李世民可以引兵退回潼关,归还原先占领的郑国土地,双方罢兵言和,重修旧好。可以看出,窦建德这是在两头押宝,不管最后唐、郑双方谁赢了,窦建德都可以获得更多选择的余地,不至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可惜,窦建德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的对手是李世民。此次东征,李世民亲率十万唐军,兵临洛阳城下,就是要攻下洛阳,灭了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