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 秦王东征(2)——洛阳城下修罗场(10 / 13)

阻。但是,王世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甚至已经进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与唐军几番交战,王世充折损了数万精兵强将,他赖以起家的“江淮劲旅”,基本上伤亡殆尽。因此,王世充困守洛阳,用于守城的部队,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再加上王世充的倒行逆施,导致他彻底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不少人都已经对他失去信心,纷纷要脱离王世充阵营。

比如,唐军攻城期间,洛阳城中,先后有十三位高级官员,想要翻城而出,倒戈投唐。可惜,事不机密,被王世充发现了。要知道,王世充对待政敌和背叛者,从不手软。结果,王世充一发狠,这十三人瞬间人头落地。不过,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反映出,王世充已然独木难支,濒临崩溃。

洛阳久攻不克,进展很不顺利,这让许多唐军兵将,不免有些失落、沮丧。而且,从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到武德四年(621年)二月,唐军一直处于连续作战的状态,整个部队疲惫不堪。洛阳又一时半会打不下来,陷入泥潭。于是,唐军将士不由人心思归,萌生了返回关中的念头。

此时,唐军内部,退兵之声甚嚣尘上,不少将领也纷纷内心动摇,想要返回关中。果然,以任国公刘弘基为代表的唐军诸将,集体向李世民进言,请求班师回朝,休养生息,等将来有机会了,再次进攻洛阳。

诸将请求班师退兵,这显然与李世民的想法,背道而驰。李世民深知,洛阳一战,事关重大。如今,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王世充逼入绝境,扫平河南各地。洛阳之所以暂时难以攻克,那是因为王世充在进行困兽之斗。如果此时撤兵,势必前功尽弃,唐朝统一天下的大业,也将遥遥无期。

所以,李世民耐心地对诸将分析形势,在他看来,河南之地,已经尽数被大唐掌控;王世充所能管辖的地方,仅剩洛阳孤城一座。如果一鼓作气,攻下洛阳,只是时间问题。倘若此时撤兵,必将功亏一篑:

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 (《资治通鉴》)

与此同时,为了扼制军中的退兵流言,李世民的决心与手段,也是非常强硬,他立即宣布了一条严厉的军令,告诫全军将士:“洛阳未破,师不必还,敢言班师者斩!”面对秦王的立斩军令,唐军上下,瞬间平静下来,再也没有人提退兵之事。

刚刚稳定了军队的情绪,又有人动了从洛阳撤兵的心思。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唐高祖李渊。洛阳战况的军报,传至长安,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