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的不断扩大,刘武周的野心,愈发膨胀。接下来,刘武周的目标,吞并整个山西。然后,以山西为根基,作为争夺天下的大本营,与天下群雄逐鹿中原。
夺下晋州、龙门不久,很快,刘武周便对唐王朝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武德二年(619年)十月,攻取晋州、龙门不到两个月,刘武周、宋金刚挥师再攻浍州(今山西翼城)。结果,浍州随即失陷。由此可见,此时刘武周兵锋之盛,已经无人可挡,基本上打遍山西无敌手,根本阻截不住。
从武德二年(619年)八月开始,唐朝在河东战场的形势,越发呈现独木难支之状。刘武周先是占领太原,又乘胜出兵,攻陷晋州、龙门。没过多久,十月份,刘武周、宋金刚再度用兵,迅速夺取了浍州。可以这样讲,山西战局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唐王朝再不有所作为,刘武周占领山西全境,不过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退一万步讲,唐朝如果丢失山西,不仅丢弃了河东老家,失去了一块战略要地;而且,失去山西,也意味着失掉民心、士气。到时候,唐王朝内部必将分崩离析,在群雄割据的乱世中,再无立足之地。所以,唐朝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挡住刘武周,弭平河东战火。问题是,派何人前去阻挡刘武周呢?
这个时候,太原失守之前,齐王李元吉弃城而逃,现在已经逃回长安。目前,只有身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的裴寂,还在山西苦苦支撑。作为唐朝在山西最高的军政长官,就眼下局势,从官职级别而言,也只有裴寂才可以挑起这副担子。但是,裴寂的那两下子,只能将山西战局越搅越乱。
前文说过,刘武周兵逼太原,唐高祖以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命他带兵驰援太原。可是,裴寂根本不懂军事。结果,度索原一战,由于他的指挥失误,致使唐军惨败,直接导致了太原失守。
唐军兵败度索原之际,当时,主力死伤殆尽,部队完全失控。面对那样的一个混乱局面,身为主帅的裴寂,不仅没有制止溃败,反而连忙逃离战场。裴寂连续狂奔一日一夜,终于逃到晋州。
原本以为逃到晋州,能够暂时歇一口气。但是,裴寂没有想到,刘武周的速度太快了。占领太原不久,刘武周兵锋所指,直取晋州。晋州守军苦战六天六夜,还是不幸失守。再之后,刘武周所向披靡,袭破龙门。自从太原失守以来,唐军在河东战场节节败退,丧师失地。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裴寂的退避与不作为。
裴寂兵败辱国,令唐朝蒙受巨大损失。事实上,裴寂也不是毫无羞耻。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