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四月至八月,刘武周、宋金刚对太原一带,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太原方面,由于齐王李元吉守卫不力,弃城而逃,以及唐朝的种种军事失误。最终,太原还是落入刘武周之手。
太原被刘武周占领,这对于刚刚统一西北的唐王朝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是帝业兴起之所在。太原失守,唐王朝的根基,遭到极大的动摇,民心士气受到严重的挫伤。
不光如此,太原失守之后,刘武周兵锋所向,连下晋州、龙门,战火席卷大半个山西。因为太原失守造成的恶性循环,李唐王朝的发祥地——河东,面临着全面沦陷的危险。唐王朝的河东防线,逐渐濒临崩溃,遭到了严重的军事危机。山西的局势,愈发变得不容乐观,不可收拾。
一旦山西被刘武周占领,对于唐朝而言,不仅是军事上的挫折,也将是政治上的重大打击。失掉河东,也就意味着唐王朝失掉根基,失掉民心。民心若是丢失,那将会比失去城池、土地,更加严重。
而且,太原失守,也带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李唐东进中原的计划,被迫暂时中止。本来,统一西北、剿灭李密叛乱、招抚山东瓦岗旧部之后,李唐王朝下一步的军事计划,便是进军中原,发起东征之战,消灭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政权,实现定鼎中原的伟大战略。
计划赶不上变化,谁曾想到,刘武周横扫山西,甚至攻陷了太原,一度威胁到了唐朝在山西的稳定。因此,唐王朝不得不暂时停止东进计划,将注意力转移到河东战事,转移到平定刘武周、宋金刚的作战上。刘武周一日不除,山西便一日不宁,犹如利剑在喉。只有消灭了刘武周,大唐东征,才能完全没有军事隐患。
刘武周占领了太原,很快就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意欲吞并整个山西。那么,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河东战场之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波折?为什么战争的发展,曾经让唐高祖李渊萌生了放弃太原的想法?
后来,又是什么因素,使得唐高祖改变想法,坚定了与刘武周一战到底的决心?面对来势汹汹的刘武周,李渊又会委派谁临危受命,前去抗击刘武周大军,消灭这股割据势力,收复太原,稳定山西的军事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