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章 太原失陷(1)——刘武周兴兵(7 / 13)

的一席话,让所有人都热血沸腾,加上对王仁恭的恨意。因此,大家一致拍板决定:造反!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初八,这一天,王仁恭正在自己的府衙,处理公务。没想到,刘武周与其党羽张万岁等人,竟然发动兵变,冲入府衙,斩杀了王仁恭。杀掉王仁恭后,刘武周命人砍下王仁恭的首级,拿着首级,出来示众。马邑城中的隋朝官吏,见到这种突发状况,并没有进行任何抵抗,马上表示归附刘武周。

杀死王仁恭,镇住局面之后,刘武周立即开仓放粮,赈济饥民。与此同时,刘武周派遣部下,快马传檄马邑境内各个属城。这些地方,迫于刘武周的威势,相继投降。紧接着,刘武周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没过多久,便聚集了万余人马。于是,刘武周自称太守,并且,遣使联络突厥。

那么,刘武周为什么要依附于突厥?很简单,他必须要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刘武周发动兵变,占据马邑,立足未稳。如果隋朝派出重兵围剿,仅凭刘武周的万余人马,哪里是隋军的对手。所以,刘武周必须要寻找外援,寻找一个强大的靠山。而北方的突厥,正是这样的靠山。

自从大业十一年(615年),“雁门之围”以后,隋朝与突厥的外交关系,彻底破裂。突厥经常兴兵南下,袭扰隋朝边境。所以,隋炀帝在三下江都之前,专门将李渊派到山西,执掌山西地区的军政要务。一方面,是要让李渊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军;另一方面,也是要让李渊负责抵御突厥入侵。

马邑作为山西地区的军事重镇,是抵挡突厥进攻的桥头堡。一旦刘武周得到突厥的支持,实力必会大大增强,底气也会变得十足。所以,刘武周占据马邑之后,马上就和突厥人搭上线。

对于刘武周伸出的橄榄枝,突厥方面作何反应?应该说,突厥一直对刘武周鼎力支持。关于突厥为什么要支持刘武周,后文会具体提到。其实,突厥扶植刘武周,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另有所图。

通过军事政变,刘武周迅速地占据了马邑,控制了局面。之后,他又和突厥相互勾结,双方暗通款曲,刘武周依附突厥,突厥扶植刘武周。有了突厥的背后支持,刘武周开始明目张胆地扩充实力,逐渐坐大起来,成为了山西地区一支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

看到刘武周的逐渐崛起,隋朝的山西守军将领,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他们不能眼看刘武周坐大。因此,必须要趁着刘武周还没有形成气候以前,大举出兵,将其剿灭。所以,刘武周自立为马邑太守不久,隋朝大军便倾巢而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