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的舅舅,对于他的意见,李世民应该予以接受。
不料,李世民却并不赞同窦轨按兵不到的提议,他认为,时不我待。于是,李世民这样对窦轨说道:
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资治通鉴》)
李世民打仗的一贯原则,总结起来,四个字,兵贵神速。在他看来,西秦主力大败,整个部队处于军心溃散的状态,而唐军此时气势如虹。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更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不给薛仁杲喘息之机。一旦薛仁杲有了喘息的机会,唐军若要消灭他,只怕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紧接着,李世民力排众议,亲率唐军骑兵主力,追亡逐北,一直冲到了折墌城下。唐军兵临城下,薛仁杲率军出城迎战,欲作垂死挣扎。李世民挥军兵临折墌城下,在泾河对岸列阵以待,与西秦军隔河对峙。
仗打到这个份上,西秦已经毫无胜算,所以,薛仁杲打算和唐军鱼死网破。可问题是,军心已经散了,薛仁杲想要鱼死网破,他手下部曲可不想和他一起送死。就在李唐、西秦两军隔河对峙的时候,薛仁杲麾下的一员骁将浑干,带着几名部下,策马来到唐军阵前,当众向李世民投降。
看到这种情况,薛仁杲怕了。他明白了,现在是自己的手下不愿意打,如果继续在城外与唐军对峙,被消灭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于是,薛仁杲连忙将军队撤回城内,紧闭城门,婴城自守。
到了傍晚时分,唐军的步兵主力,也随之赶到折墌城下,与骑兵会合。全军集结完毕,李世民立刻部署唐军各部,将折墌城团团包围,准备对薛仁杲发起总攻。不过,还没等李世民发起总攻,薛仁杲居然主动出城投降了。
薛仁杲之所以退守城内,是想凭借坚城的优势,负隅顽抗。他的想法是,即使唐军最终破城而入,也要让唐军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这个时候的西秦军队,早就丧失了斗志,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到了半夜时分,只见城头上,不断有西秦士兵用绳子缒下城楼,投降唐军。可以说,薛仁杲此时真的沦为了孤家寡人。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秦小霸王,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终于明白,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没有必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万般无奈之下,第二天早上,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初八,薛仁杲主动出城投降,唐军顺利入城。此役,唐军总共俘虏了薛仁杲的万余精兵,获得男女人口五万人。
至此,唐军在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彻底战胜了薛氏强敌,消灭了曾经纵横天下的西秦政权。事实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