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是作为大唐皇帝,还是作为父亲,唐高祖李渊当然明白李世民现在的心理。自从浅水原之战后,李世民心中一直憋着一股劲,压着一团火,心心念念的便是一雪前耻,洗雪浅水原兵败之耻。
所谓知耻而后勇,在李渊看来,李世民一心雪耻的复仇心理,将是他的巨大动力,有利于他在指挥作战中的部署。有了浅水原之战的前车之鉴,这一次,李世民的排兵布阵,一定会小心谨慎,戒骄戒躁。
经过深思熟虑,唐高祖李渊最终决定,再次启用秦王李世民,领兵进行二次西征。武德元年(618年)八月十七日,唐高祖任命李世民为元帅,统率唐军主力部队,第二次向高墌开拔,抗击薛仁杲大军。
虽然李唐王朝经历了浅水原之败的军事挫折,三万将士埋骨他乡,多名开国大将陷于敌手,高墌失守,西北门户洞开;然而,唐王朝并没有被打垮,很快走出了战败阴影。恰巧,薛举在此时暴病而亡,薛仁杲即位,西秦内部政局不稳。李渊抓住了这难得一遇的机会,及时发起第二次西征,以李世民为主帅,加固西北边防。
薛氏政局不稳,却并不代表李唐王朝可以完全高枕无忧,可以盲目乐观。薛举死了,算是老天帮助唐朝,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但是,新上台的西秦皇帝薛仁杲,也不是个善茬。比起父亲薛举,薛仁杲丝毫都不逊色。对于唐王朝而言,薛仁杲也是一个比较难对付的劲敌、强敌。
那么,薛仁杲是何许人也?他是薛举的长子。与李世民的经历差不多,在薛举于金城郡起兵反隋起,薛仁杲就一直鞍前马后,不辞辛劳地追随父亲薛举,为父亲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薛举击败隋将皇甫绾,攻下枹罕,开始论功行赏。薛仁杲因战功被封为齐王,授予东道行军元帅。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在金城郡称帝,建立西秦政权。作为长子,且又战功赫赫,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举意欲夺取河西受挫,不得不改变进攻方向,转而将目光瞄准了占据关中的李渊父子。于是,薛举派遣薛仁杲,率领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入侵关中,进犯扶风。
起初,薛仁杲一路势如破竹,先是一举击破了盘踞在汧源的地方实力派——唐弼,收编了唐弼大量旧部。打败唐弼后,薛仁杲对扶风形成了大兵压境之势,扶风的军事形势,已然是危在旦夕。
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逆转。李渊命令李世民,率军解扶风之围。结果前文提过,扶风一战,薛仁杲被李世民击败,损失了一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