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 瓦岗覆师(1)——鏖战洛阳(8 / 17)

李密偷袭。

四月十九日,李密亲率三万瓦岗军,进逼东都洛阳。越王杨侗派遣将军段达、虎贲郎将高毗、刘长林等人,领兵七万,迎战李密。结果,隋军战败。紧接着,李密占据回洛仓,在洛阳城外修筑壁垒战壕,对东都洛阳形成包围态势。

同时,李密命令麾下的著名才子祖君彦,撰写讨隋檄文,历数隋炀帝的十宗罪,把隋炀帝骂了个狗血喷头。然后,传檄各郡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篇檄文,——《为李密檄洛州文》。其中,有几句千古名言: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李密重兵围困东都洛阳,洛阳情势岌岌可危。没有办法,越王杨侗只能派遣太常丞元善达,穿过瓦岗军的防区,前往江都,请求隋炀帝返回东都洛阳,以镇局势:

李密有众百万,围逼东都,据洛口仓,城内无食。若陛下速还,乌合必散;不然者,东都决没。 (《资治通鉴》)

说完,元善达当众呜咽流涕。一听让自己回东都,隋炀帝脸色立刻变了。没等隋炀帝开口说话,内史侍郎虞世基就在一旁煽风点火:“越王年少,此辈诳之。若如所言,善达何缘来至!”隋炀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将元善达发配到义军横行的东阳,押运粮食。不久,元善达就被起义军所杀。

可以看出,隋炀帝此时对于东都洛阳的危局,已经彻底绝望了。所以,洛阳几乎没有外援了。在这样有利的情势下,李密围攻洛阳,是否会一帆风顺呢?显然不是。李密对于洛阳的围攻,这场战争打得是异常艰难。

李密围攻洛阳,所面临最大的军事问题,并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体战略的发展。就具体战役而言,李密没有遇到任何难题,一直都是胜多败少。可是,李密的想法,是要迅速攻下洛阳城。

现在的情况,变成了李密无论打了多少胜仗,就是无法攻破洛阳。这样一来,李密就和洛阳隋军的对峙,进入了相持阶段。洛阳之战从原本的攻坚战,反倒变成了持久战,这是最让李密苦恼的。

为什么李密对洛阳久攻不下?原因无非两个。

第一,洛阳城防坚固。洛阳是隋朝的东都,在隋炀帝心中,洛阳的地位要比长安重得多。所以,自然会加固洛阳的城防。并且,洛阳城中还有二十多万隋朝守军,李密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

第二,隋朝的援军已到。不但如此,李密还碰到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

在这样的相持状态下,李密很快就遭到了一场惊险的军事挫折。对于李密所面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