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入主关中(1)——李家父子初起兵(12 / 18)

史料文献的记载,晋阳起兵几乎全部是出自李世民一人的手笔,李渊在其中仅仅充当了一个配角。而且,史料中还把李渊塑造成了一个昏庸无能,声色犬马的草包,当年晋阳起兵是因为误中“美人计”才被迫起兵。甚至,《资治通鉴》中记载,李渊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曾经向李世民许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可是,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却立了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功劳最大的李世民却仅仅被封为了秦王。并且,李渊通常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李建成,盲目打压秦王李世民。最终,使得两个儿子手足相残,自己也吞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果。

李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事实上,他根本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窝囊废,相反,这是一个心机很深,手段老辣的江湖老手。就以起兵反隋为例,看上去是李世民积极鼓动李渊起兵反隋,甚至是帮着收买人心,最终促使起兵反隋成功。在这一期间,李世民似乎是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实际上,李世民只是替李渊做了一些他想做,却不好做的事情。李渊当时的身份是隋朝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是河东地区最高的军政首脑。而李世民只不过是一个无官无职,二十岁不到的唐国公二公子。所以,晋阳起兵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李渊,而李世民则充当了父亲的形象代言罢了。

李渊起兵反隋,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绝对不是一时的鲁莽之举。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李渊的为人、性情是“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而且,唐朝有一本笔记小说,名为《隋唐嘉话》,里面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足以看出李渊反隋是蓄谋已久的:

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高祖大悦。

有一次,隋炀帝大宴群臣,席间,他看到李渊脸上布满了皱纹,于是便拿李渊打趣,戏称他是“阿婆”。李渊回家之后,很是不高兴,便向妻子窦氏诉苦。窦夫人听完丈夫的诉苦后,连忙向李渊道喜,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夫君你的爵位是唐国公,而“唐”又与“堂”谐音,“阿婆”即是堂主(唐主)。窦夫人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李渊,将来你要取代隋朝,化家为国。李渊听完之后,大喜过望,一扫脸上的阴霾。

可以看出,李渊眼看天下大乱,便想趁势而起,图谋帝业,他是早有预谋,根本不用李世民去启发。根据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