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九章 唐军西撤(2 / 4)

天下枭雄 高月 3137 字 2021-06-14

仅仅只是军事上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对隋朝而言却又是一个巨大负担,不亚于河北。

隋末农民造反给中原地区的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隋朝三十年的积蓄已荡然无存。黎阳仓、洛口仓都已是空仓,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随着李密南迁,带走大量粮食,赈济中原灾民的重任又要转到隋朝头上,而中原之战已经耗费隋朝大量的财力物力,太原的存粮只剩下十万石。

这就是朝廷中为数众多的大臣反对夺取中原的原因,争霸天下,绝不是军事上的单方面行动,没有雄厚的国力支撑。军事扩张也走不远。

可以坦率地说,一场中原战役,使隋朝的财力已经到了快破产的边缘,根本就无力负担战争再继续打下去。

仅仅一个打胜仗后对三军的犒赏都是一个令他杨元庆头疼的大问题,他拿什么犒赏三军?

杨元庆背着手在房间来回踱步,他在考虑怎么收拾中原的烂摊子。既然他已经喝下了军事上胜利的美酒,那么接下来他就得承受中原这个烂摊子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粮食之上,粮食就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只要手中有粮食,他就可以安抚灾民,可以犒赏三军,可以平息朝中大臣们的怒火。

可是粮食的出现需要时间,现在的燃眉之急该怎么解决?杨元庆感到忧心忡忡。

这时,一名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总管,李长史的第二封战报到了。”

清晨接到战报只有寥寥数语,他迫切需要更多的消息,杨元庆立刻道:“拿进来!”

亲兵走进大帐,将一管鹰信呈上,杨元庆接过信,取出了信筒内的纱绢,第二份战报报告了战果清点情况,俘敌两万余人,缴获大量的粮草军资。

缴获多少军械帐篷杨元庆不感兴趣,他此时更关心缴获的粮食情况,随军粮食缴获了三万石,另外在颍川县缴获十万石无法运走的军粮,这就是十三万石。

杨元庆知道在长渊县唐军大营内至少还有二十万石军粮,李世民撤回关中,不可能运走这些粮食,那他手上就有三十余万石粮食,这些粮食便可以用来赈济河南道的饥民。

有三十万石粮食做保底,杨元庆一颗心微微放下。

这时他的注意力再次转到李世民的军队上来,前两天李世民的军队出现一件怪异之事,李世民的八万大军前天向西北撤离,可刚走了数十里,又调头返回长渊大营,这个情况让杨元庆有些不解,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现在手中有八万大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