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九十九章 保留节目(5 / 2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626 字 2个月前

强行压制下去,但过程也会太过于闹心,让皇帝感到不划算。

或者说,现在没有大臣值得皇帝这样不惜代价力挺。

所以想要真正达到“乾纲独断”的境界,非常考验皇帝的政治手腕,嘉靖皇帝就拥有这种能力,但也是通过十几年大礼议慢慢实现的集权。

而万历皇帝显然不具备这种权术水平,也没有这种连续十几年进行布局的耐心。

万历皇帝所有关于耐性方面天赋,大概都点在“赌气”上面了。

虽然万历皇帝很崇拜爷爷嘉靖,但他和爷爷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嘉靖皇帝能坚持维持一个思路进行一二十年的运营,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而万历皇帝只会连续赌气一二十年,无能狂怒之余间歇性的抽风作一下子。

在林泰来眼里,属于又菜又爱玩,还经常玩不起。

历史上万历皇帝一开始只是闹国本,然后借机赌气不上朝,算是玩不起了。

等闹十几年被逼立了长子后,大臣以为皇帝能消停时,结果又开始突破想象的更加摆烂。

竟然能连续十几年对官员任命也留中不发,满朝官职往往缺着一大半,内阁也动辄只有一个人办事,让朝廷动不动接近于瘫痪。

其实这样对体制的破坏非常大,严重动摇了大明朝廷的威望和运行机制。

或许万历皇帝很多方面都可以洗白,但在破坏体制方面,真是没得洗。

可以说,大明皇权的“神圣性”,就是嘉靖和万历爷孙两个通过不同方式破坏掉的。

话说回来,这次本来万历皇帝对外朝“狗咬狗”兴趣不大,但是有声音请求“乾纲独断”时,就引起了万历皇帝浓厚的兴趣。

甚至还想的有点多——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是不是一种政治暗示,有一些大臣想着“投靠”自己了?

能不能以此为契机,让大臣开始习惯于乾纲独断?

如果大臣习惯了乾纲独断,那么以后再说起国本之事时,自己这皇帝是不是就能一言而决了?

想到这里时,万历皇帝决定,用一种更积极的姿态,插手这次吏部尚书之争。第2/2页)

如今九元公又不在京师,而偏偏又遇到京察大事,我们一定要坚决守住阵地,牢牢的将对家压制住!”

有人提醒说:“先不用说京察了,当前最要紧的是吏部尚书人选之事!”

周应秋回应道:“这其实是一回事,是同一个战役的不同阶段!

据内应来报,清流党人这次的计划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