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类似的组织,毕竟,前世他没有关心过这方面的消息。或许有吧,但绝对没有自己这么大的规模。对于写作社,他最初的想法就是作为自己的一个人才基地。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是一句老话,但老话往往就意味着是真理。人才,不仅仅是指那些能够创造多少多少个亿财富的人,在苏谨看来,这些人可以归纳为天才的行列。在苏谨的认知里,人才就是一个精通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经验,有肯踏踏实实工作的人。
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才组成的。相反,那些天才才是偶然中诞生的个例。对于网络小说这个行业也一样,虽然,大神是不可缺少的,但促使他如此繁荣的还是众多的普通作者。尤其是在苏谨将网络小说的创作变成流水线创作后,更是需要数之不尽的人才加入。
在商校中创建写作社不能不说是苏谨的一个神来之笔,即切合了商校的实际,有满足了他的要求,可以说满足了各方面的要求,这才造成了写作社今曰的盛况。但从现在看来,写作社的商校身份已经越来越从一个助力向着阻力转变了。
作为商校中的一个社团,能达到现在的规模已经基本达到了极限。毕竟,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加入其他学校的社团本身就不便,更不可能得到老师和学校的支持。这也是,写作社的影响力虽然在持续扩大,利润也在逐步增加,但扩张范围却始终很缓慢的原因。对于,社会大学的学生更是如此,让一个大学生去参加一个中专的社团,这本来就是一个让大学生们颇为抵触的问题。而写作社写作社提供的利润,也没有达到足够让大学生放弃这个抵触的高度。
仅仅在古城就这样,更不要谈向其他城市扩张了。就当前的形势,苏谨觉得有必要将写作社从商校中读力起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会组织,这样更有利于它的发展。当然,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这样做肯定会对商校造成一定的影响,至少,可能会造成商校对写作社支持程度的下降。
要知道,由于苏谨跟李校长的关系,还有写作社对商校的作用,商校对写作社的支持力度是很强的。如果没有了这种支持,很多事都要产生阻力,甚至会造成一些学生的退社。付出这样的代价值不值,当前是不是从商校读力的时机,这一切还要好好权衡。
再有就是梦想网和榕树下的问题了,这两者可谓是一体的,梦想网代表着网络文化中的小白文,榕树下代表着网络界的传统文。两者正好形成互补,基本可以放到一起讨论。
在当前的网络文学界基本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