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版.唯一全面报导国内外电影的月刊!”
在“中外影画”四个大大的文字下面,印着这么一行小小的文字,张绍平将它念了出来。。
“内地的影视界此时就如一个缺水的荒漠,极需汲取外来的水分,所以标明‘香港出版’可以加分不少。”
罗惟明没明说,张绍平却知道他话里的潜台词了,无外乎“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之类的媚外作祟。整个80年代,内地掀起了出国热潮,许多人就是这时候“出国深造”的,一深造就是十几二十年,等国内有钱赚了再回来。
“仅是‘国内’两字,便站在了国族认同的情感上,天然被内地人接受。‘唯一全面’代表它的权威性,‘国内外’说明它的涉猎广、内容丰富。这个标志文字,大家都知道,它虽然是个噱头,也不可能乱刊印的,必须被业内大部分人认可才行,否则这就是个笑话。”
大家对此当然是了解的,比如《号外》就号称是“跨文化艺术”的杂志,而它确实也做到了,它的创办人、总编、主编、主笔、记者、专栏作家等几乎全是跨界的。
“《中外影画》创刊时,面向的受众就是内地读者群,它跟内地的文化工作者交流频繁,渊源甚广,好看的小说:。而我们的《电影时代》是跟内地的政企密切合作,打出的是‘香港杂志,内地出版’,在许多方面可以一律走绿灯。得到许多照顾。两者比较起来,互有优劣。在价格方面,《中外影画》去年的时候,每本内地卖1.5元人民币、香港卖6元港币。分别1.8元人民币、7元港币,而我们《电影时代》的价格没变,依然是5角人民币、5.5元港币。价格上,咱们是占优势的。第三点,我们的《电影时代》跟张生旗下的多家企业捆绑销售及搞活动,这点倒是《中外影画》极为欠缺的。”
张绍平翻了几下杂志,抬头看向罗惟明,说道:“咱们杂志跟《中外影画》没同质化吧,两者的竞争应该不大才对啊!”
罗惟明道:“受众定位是不一样,内地的市场蛋糕目前为止并不算大。。买了《中外影画》肯定就会少买《电影时代》。受到咱们杂志的冲击。《中外影画》现在也开始重点攻关香港市场了。它依然会是我们的强劲对手。”
解释了一句,罗惟明继续道:“接下来,说一下台.湾方面。近些年。台.湾的电影市场一直在沉沦,连带着电影杂志也振奋不起来,本土没什么能跟我们竞争的通俗类读物。倒是专业化杂志,台.湾的电影图书馆今年2月份创刊了《电影欣赏》双月刊杂志,有当局的